2024年1月25日至27日,2024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大中衔接研讨与教学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办,巴蜀中学承办,共计有8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与教练参加。自主选拔在线整理活动花絮,一起来看吧。
计算机系“大中衔接”研讨与教学活动是面向全国优秀中学生和广大教练的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响应国家人才培养需求,提高我国中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和提升他们对信息科学研究的兴趣,加强大学和中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探索中学与大学之间信息学教育的更好衔接途径,以助力全国信息学领域优秀中学生的成长,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幕式
1月26日下午,本次大中衔接活动的开幕式在巴蜀中学礼堂顺利开展。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武永卫、招生办副主任林志伟、党委副书记韩文弢、教学办主任马昱春、中国计算机学会NOl科学委员会顾问王宏、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和十余所高校的专家等一行人莅临巴蜀中学进行研讨与教学活动,重庆巴蜀中学校长李潇珂、党委书记舒义海、副校长汪红霞、副校长蒋莉、副校长宋晓宇、校长助理张煜、校长助理唐虢等多位校领导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人工智能从诞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是如何发展的》学科报告。讲座从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现场同学反响热烈,提出多个有趣问题,马教授为大家一一做了详细解答,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中衔接教学研讨交流会
1月27日上午,大中衔接教学研讨交流会拉开帷幕。清华大学邀请了全国各地十余所高校,针对大中衔接的培养模式、招生政策等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多所高校对于信息竞赛选手的优惠政策。研讨会上,来自各中学的教练与家长也针对信息竞赛道路上的疑惑与困难提出了问题,收到了来自各高校的建议与指导。
1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作《向前一步:一个银牌很多的前竞赛选手的分享》主题报告,介绍自己在中学阶段的竞赛经历以及关于个人成长路线的人生感悟,鼓励各位同学不惧挫折,愈战愈勇,寻找能够坚持十年的人生目标。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共进行了两场教学实践活动,几百名学子在此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盛况空前。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回顾梳理了信息学竞赛方向的相关知识,还现场教学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并配以四子棋形式的有趣练习,锻炼了同学们对于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让所有同学沉浸其中。他们深度思考,设计算法,充分享受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快乐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大中衔接”研讨与教学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成功举办,为信息学领域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充分体现了两校在培育国家人才需求上的实践精神。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巴蜀中学,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