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第 40 届数学决赛在广东地区的中学中掀起了一场学术与智慧的激烈角逐,其结果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数学天赋和努力,更反映了各中学在数学竞赛培养方面的实力与特色。此次竞赛中,广东共有 6 所中学在金银铜牌获奖名单中脱颖而出,获奖总人数达 38 人,这些学校的表现值得深入分析。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在最后阶段刷真题,广东家长圈整理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科竞赛近10年的竞赛真题。《五大学科竞赛近10年试题及答案》点击红字即可预约领取哦~
广东获奖中学榜
🌟2024第40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广东金银铜牌获奖中学共有6所,获奖总人数38人。
🎉深圳中学总获奖人数最多,达18人。其中金牌8人。该校创办于1947年,1983年获评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2023年在全国数、理、化、生以及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中,113人获一等奖,42人入选省队,23人获得金牌,9人进入国家集训队,2人获国际金牌,排全省第一。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11的总获奖人数居广东第2,包含金牌9人、铜牌2人。其中金牌获奖人数全省第一。
🎉广东实验中学排名第3,共4人获奖;其他学校获奖情况见下表:
一、榜首之位:深圳中学的卓越统治力
深圳中学在本次竞赛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统治力,以 18 人的总获奖人数位居广东第一,其中金牌数量更是高达 8 枚。创办于 1947 年的深圳中学,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1983 年就获评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在 2023 年全国数、理、化、生以及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其成绩斐然,113 人获一等奖,42 人入选省队,23 人获得金牌,9 人进入国家集训队,2 人获国际金牌,这些辉煌的数据彰显了深圳中学在学科竞赛方面全方位的强大实力。
深圳中学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其数学竞赛教练团队经验丰富,能够精准把握竞赛方向,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指导。同时,学校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二、实力强劲: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金牌优势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 11 人的总获奖人数位列广东第二,其中金牌 9 人,金牌获奖人数全省第一。这所学校在数学竞赛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是广东数学竞赛的传统强队。
华师附中在数学竞赛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模式和资源。学校依托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数学拓展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数学建模竞赛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学校还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数学家来校讲学,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其教师团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使学生在竞赛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难题。
三、稳定发挥:广东实验中学等学校的表现
广东实验中学排名第三,共 4 人获奖,其中金牌 1 人。该校在数学竞赛方面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挥,虽然获奖人数相对较少,但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保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竞赛辅导和支持。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深圳高级中学和珠海市第一中学在本次竞赛中也各有斩获。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和深圳高级中学各有 2 人获奖,其中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获得 1 枚金牌,深圳高级中学获得 1 枚银牌。珠海市第一中学有 1 人获得银牌。这些学校在数学竞赛培养方面也付出了努力,通过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竞赛团队、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逐步提升学生在数学竞赛中的竞争力。
四、中学竞赛实力差异的原因探究
(一)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
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竞赛成绩。像深圳中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这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指导。而一些获奖人数较少的学校,可能在资源获取和师资配备上相对有限,在竞赛培养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竞赛培养体系
完善的竞赛培养体系对于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成绩优异的学校往往建立了从选拔、培训到参赛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例如,选拔具有数学天赋和浓厚兴趣的学生,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和竞赛经验交流等活动。而部分学校可能在竞赛培养体系的构建上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学校文化与氛围
学校的文化氛围也会对学生参与竞赛产生影响。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和竞争的学校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赛热情。在一些竞赛强校,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在部分学校,可能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不高。
五、对中学数学竞赛培养的展望
(一)均衡发展与资源共享
希望未来广东各中学在数学竞赛培养方面能够更加均衡发展。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教师培训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整体竞赛水平。同时,学校之间也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竞赛培训和研究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在追求竞赛成绩的同时,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数学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学校应通过竞赛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各中学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多元化的数学竞赛培养模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外,还可以结合数学社团、数学实验、数学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竞赛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2024 年广东数学竞赛决赛中学排行榜反映了各中学在数学竞赛领域的实力和差距。通过对各中学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汲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数学竞赛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相信在各中学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数学竞赛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数学素养的优秀人才。
📌欢迎广东各年级考生和家长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为大家分享广东高考政策解读、高中选科、强基综评、中外合办、志愿填报、各类试题等重要信息!
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
↑识别二维码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添加广东高考小粤老师(微信号:13311265409)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