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全面集优培育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2020-05-07 09:29|编辑: 张老师|阅读: 1713

摘要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整理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关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定位、人才选拔标准、培养模式及招生专业介绍的具体信息,供考生报考参考。

5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整理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关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定位、人才选拔标准、培养模式及招生专业介绍的具体信息,供考生报考参考。

华中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既顶天又立地,不仅写好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同样写好在祖国大地上的文章。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瞄准“高精尖缺”,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全面提升科技引领和支撑能力,用坚定的信念与雄厚的实力践行“科技强国”“科技报国”。

华中科技大学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高峰,同样是人才培养的高地。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出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学在华中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张名片,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致力于打造以高水平的学科实力、高层次的师资队伍、高起点的创新基地、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以及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合作的“五位一体”培养体系,全面集优扎实培育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一、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定位

面向相关学科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驱动﹑以教学改革及创新模式为重点,通过理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贯通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国际视野、扎实基础、创新意识、追求学术理想、勇攀科学高峰的人才,以建设“一流学科”为重要支撑,着力培养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二、强基计划人才选拔标准

聚焦国家关键领域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遴选一批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医学、汉语言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有兴趣、有志向、有天赋的青年学生。学生须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意志品质,综合素质优秀,同时满足高考成绩优异或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通过专门的本硕博衔接培养,学生将来须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储备人才。

学校积极转变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通过面试等方式,充分运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围绕学生报名时所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形成两部分考评分数。

三、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将享有以下“集优集特”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

1.单独编班,配备国际一流的师资力量。由培养院系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层次人才“一对一”担任导师全程指导,硕士阶段可第二次“双向互选”挑选科研导师;

2.试行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3年阶段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本科毕业设计与研究生科研课题相衔接,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研究,对于本科阶段考核优秀的学生实行直博培养模式,学生优先享有各类奖学金资助项目;

3.充分依托学校理工医交叉的学科优势,通过国内顶尖水平的国家大科学平台实施科教协同育人。学校“四颗明珠”以及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国家大科学平台提前吸纳学生加入课题组,结合重大科研任务完善培养机制,发挥科教优势,强化育人质量;

4.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提供一流海外交流研修项目。学生优先享有公派留学及海外交流研修机会,拓宽国际一流高校研修渠道,提升国际化交流水平;

5.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制定强基计划班学籍动态管理办法,分阶段进行审核,考核不合格者从强基班转入相应的普通班学习,经过动态调整,确保班内100%是志向坚定、成绩优秀的学生。

各学科个性化培养方案概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实施“数学JIA”计划:一是“数学家”计划,着力培养数学基础好、理论素养高、创新思维强的数学拔尖人才,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乃至世界数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提升国家数学实力;二是实施“数学+”计划,加强学科交叉,着力培养数学基础实、时空视野广、动手能力强的各行业精英人才,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各行业、领域的精英骨干,助力民族复兴。

物理学: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学院依托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学平台,发展专业特色,吸引“聪明的孩子学物理”,打造“培养科学家的摇篮”,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的世界一流科学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化学:遵循“强使命、铸情怀、厚基础、重创新”的思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化学前沿和新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研发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化学拔尖人才。实行一制三化教育,试行书院式管理,提供一流的国内外交流学习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国家重点和重大项目的机会,强化化学与新药创制、再生能源、智能制造、柔性电子、信息存储等关键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

生物科学:充分发挥生物医学工程(A+)和生物科学(A-)的学科优势,坚持“尚人文、厚基础、强实践、理工医多学科交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特色,先后获批“国家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科教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此基础上率先在全校开展本硕博衔接培养试点。该专业强基计划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的前提下,分别设置“生命科学”、“纳米生物制药”、“生物技术与生物智造”、“智能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专业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面向生命科学技术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养具有深沉家国情怀、深厚文化底蕴、富有创新精神、专业基础坚实、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实践能力突出的生命科学基础拔尖人才,成为未来引领世界的顶尖科学家。

基础医学:实施“一生三导师”,设立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科教协同,推行“三跨”学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业规划,采用灵活的课程学习方式(如在线开放课程)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选择课程学习。培养面向人类健康需求、面向医学生命科学前沿,服务健康中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流医学科学家。

哲学:人才培养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战略化。具有“三位一体”特色优势,以科教融合、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哲学本科主修培养为体。确保学生将专业哲学知识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特别是与国家治理方面的战略需求相结合。培养全面把握哲学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哲学学科拔尖人才。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采取“小班化”“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模式,注重传统文史学科交叉,依托基于传统“小学”与当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语言学研究”、基于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语境的“中外文学批评研究”、基于传统文史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史会通研究”三大学科群,开展本专业(方向)专门人才培养工作。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华中大2020强基计划华中大强基计划政策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2020-05-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