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重心无疑是高考。
高考是最后一次极其公平的考试,因为未来的研究生考试和企业面试,都有太多的其他因素。
珍惜高考的机会,千万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
中国的任何一个时代,只有英雄不问出处,从来没有读书人不问出处。
那么高一到高三,你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哪些问题?
高一
身为高一“小萌新”,千万不要用“我才高一”掩盖自己的懒散。高一犯懒,就算到了高三,你也紧张不起来。
高中学习,无论是容量、难度、强度,比起初中,都有显著提升。
不能刻板按照对初中学习的认识,理解高中学习。从方法论上,要摸索-调整-适应。
直白说就是,高一,不要自以为是,先把自己摁在泥土里,慢慢爬起来。
上课务必集中注意力,然后一定记好笔记,尤其学习一些比较难的内容时。
遇到一些不懂的内容,不要马上就去问旁边的人,没有人来得及给你讲,你还会错过正在进行的内容。
总有天才不记笔记,但你要坚信,你不是那个天才。
要敢向老师和同学问问题。
一不能容忍模棱两可的存在,一定要提问解决;二不要怕被别人嘲笑,过来人告诉你,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嘲笑别人。
当然,尽可能向老师提问,同学掌握的并不一定那么牢靠。
一定有预习也有复习。
预习时提出问题,上课去寻找答案,复习时归纳整理,明确哪些已经掌握,明确哪些还没完全掌握。
总结归纳,是高中阶段最关键的方法。
做题一定要扎实。尤其是大题,做出结果,感觉会和做出来,不是一回事。刷题不能靠眼睛刷题,一定要做。
不怎么用草稿纸的同学,一定有问题。
高中阶段,主业就是学习,这个想法要摆正。
无论是社团、科创、运动还是娱乐,都不能影响主业。
不要觉得,社团活动参加少了,能力弱了,进入大学后会吃亏。
这些能力进入到大学大染缸,只要你积极不排斥,能力上会进步得更快。关键是什么样的大学,决定平台高低和视野的开阔度。
无论学习还是娱乐,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计划。计划不要定得太草率,并且一定要执行,学习计划要有足够的完成率,娱乐计划要说到做到,不能无限的后延。
一定要有好的朋友,注意是有好的朋友,不是有好朋友。
好的朋友,愿意分享,互相倾诉但不消极,积极向上,可以一同努力。不好的朋友迟早会把你带歪。
高二
终于,你从“萌新”荣升为“腊肉”。
现在,你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机会,亦是全新的挑战。
高中三年的分水岭,就在高二。
不要觉得高二太早,一年后的现在你或许正为期中排名焦头烂额。
不要觉得高二太晚,从现在开始,你还有两年时间超越梦想自己飞。
不要觉得高二时间很长,等你回过头来,很多时间和机会早已溜走。
不要觉得生活被学习填满,早已没有多余时间。你要相信,一年后,你只会更没时间。
想好自己要走哪一条路。
走竞赛的,你的竞赛成绩每提高一个等级,将来你可以选择的院校就能提升一个档次;走综合评价和自主招生的,年级排名就会变得十分重要。
毕竟,未来属于现在就开始准备的人。
高二学习进度变快、知识点变难,你该构建一个成体系的错题本系统了。
整理错题可以加快加深你对知识点的消化,从而增加你的做题质量。
不能仅是机械地将错题抄到一个本子上,而是要将错题按知识点分类整理。
在考试前看一遍错题本,比刷一套新题一定更加有效。
你该为高考做一些必要的积累,包括英语的词汇词组句型、语文作文素材等。
积累这件事情,短期来看是低成效的,但长期来看确实超回报的。
高中三年,高二是最有利于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
很多人犯下的错误是过度高估了高三一年的作用,认为高考和中考一样,只需努力一年,凭你的“聪明才智”,就能傲视群雄。
那些仅靠高三一年就实现逆袭的幸运儿,都有着相当扎实的高一高二基础。
那些上了高三才在不同学科之间疲于奔命的倒霉蛋,无不深受之前缺漏的坑害。
而绝大多数坑,都是在高二这一年时间挖下的。
高三
在人生的前20年,高三是你努力的性价比最高的时期。
大学不能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但高考结果能决定你进入什么样的大学。
你挑大学时有多少主动权,能去什么城市,读什么专业,都取决于这一年的付出。
有些同学会感觉到,努力了,却没什么作用。
比如,你需要导数压轴题。但是题也做了,考场上还是碰运气。
那只能说,你的努力还不够,你肯定没有集中性地刷导数压轴难度题到一定量,你做的量不足以让你总结归纳出方法。
不如试试刷200道导数压轴题。
高三最大的敌人是心态,心态最大的敌人是波动。
高三一整年,你会经历十几二十场考试,能有一半完全考出自己水平就算不错了。
考得好得总结经验,考不好得吸取经验,不断反思。
这一整年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均值,减小方差。
每个人都有心态爆炸的时候,没有在厕所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高三。
但发泄完了以后呢?面前仍然是两条路,咬牙坚持和告老还乡。
一只高三狗每天的学习时间在14个小时以上是正常的,15个小时以上是普遍的,16个小时以上也是存在的。
但即便是同样的投入时间,效率不同也会显著影响产出。
大块时间,如果精神好,做高投入高产出的事,比如刷题。
大块时间,如果精神不好,做计划、做归纳,比如整理错题。
碎片时间,如果精神好,做周期长高回报的事,比如背单词。
碎片时间,如果精神不好,做低投入低产出的事,比如翻案头书。
分别对应四个例子:听课与刷题、计划与归纳、有目的积累,无目的积累。
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密铺知识点。
对于基础不错,但是高一高二学习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你最好的机会。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到二轮复习,再想逆袭,就难了。
你要一点一点扎扎实实地总结、梳理,自己一定也要有一个复习的进度条。
这个进度条,可能比老师的略微慢一些,但是每个你进度条过完的部分,你都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你绝对掌握的,哪些还有一些小问题,积极提问或者补课去解决。
要知道,这些小问题,可能就是你自己二轮复习的时候的重点了。
语文、生物、化学三个科目,对一轮复习的你来说,几乎算是一个新学科。
语文会重新按照应试的思路来重构你的知识体系。
生物的细致程度,使得对你的要求不再是“知道”,而是精确地掌握、辨析和运用。
化学的综合程度,则会要求你能够同时调用不同章节模块的知识。
对这三个学科来说,一轮复习,你甚至可以当成一个新课来学,记好一轮复习笔记,做好归纳总结。
有时候你会发现,高一高二的笔记和一轮复习的笔记比,货比货想扔。
对于数学和物理来说,方法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圆锥曲线的中间结论(切线/割线斜率、弦中点、割线长等),比如导数恒成立问题构造函数的类型(总共有哪几种构造)。
事实上,如果你刷了足够多的题目,也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如果你主动积累在方法本上,尤其是那些花了很多时间的、没做出来的、做错的题目,积累的速度就会更快,解难题就不再是靠灵感、靠尝试。
一时鸡血是容易的,难得的是一直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
高三本来就是一场没有进度条的BOSS战。
与其纠结下次考试得前进多少名,不如给自己设立些“背多少个单词”“刷多少道解析几何”“整理多少个文言字词”这样踏踏实实投入时间就能完成的目标。
用“主观目标”替换“客观目标”,让成就感和自我激励来得更容易一些。
在人生的前30年,学历是一张很重要的入场券。
说读书无用的人,多半因为读了无用书。说学历无用的人,多半因为拿了无用学历。
所以,高中三年,一定要慢慢过,细细过,好好过。
声明:本文由名校综合评价(ID:mxzhpj)整理制作,信息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