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夏令营步青计划丨化学线上科普课堂介绍。
课程名称:复旦大学化学线上科普课堂
授课时间:2022年7月12日-7月15日
晚上19:00-20:00
课程介绍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化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2022年7月,复旦大学将举办“复旦大学化学线上科普课堂”活动。本次线上科普课堂活动中,三位老师将由浅入深地带领各位同学进入化学的奇妙世界。首先是由孙兴文教授从大家日常关心的生活问题中展开介绍化学到底是什么,将看似遥不可及又妙不可言的化学拉近同学们的身边。接着会由方雪恩老师讲述从集成电路芯片到微流控芯片这一突破核心技术,铸造国之重器的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化学的重要之处。最后会由刘永梅副教授结合当下新能源热点,讲述如何获取人类梦寐以求的绿色能源-氢能。
通过三位老师的讲解,相信大家会更多的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进而爱上化学。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化学关乎着国之重器与人类发展,了解真正的化学,爱上真正的化学,在不远的将来创造更多更有用的化学!科普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将会得到复旦大学暑期“步青计划”的邀请函作为神秘礼物。
课程安排
科普课堂分4次,前3次每次讲解60分钟,第4次授课教师们在线交流60分钟。
1.化学?化学!
授课教师:孙兴文
五颜六色的试管是化学留给大多人的印象,真实的化学学科到底是什么样的,在解决什么问题?化学家在研究什么?化学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又有多近?我想这些问题或许很像“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那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2.国之重器——从集成电路芯片到微流控芯片
授课教师:方雪恩
微流控芯片技术被认为是“改变未来的七种技术之一”。Nature杂志曾发表了题为“微流控芯片”的专辑报告,连续发文介绍微流控技术。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必争和需要攻克的尖端技术,在我国“十四五”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需要凝心聚力、突破核心技术,铸造国之重器,引领变革。上个世纪中叶提出的以晶体管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芯片,已经成为了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和变革力量,而在此技术上提出的微流控芯片又是怎么样一种芯片?有何独特之处?又何以在生命科学为主导的21世纪来改变和影响当今世界?本次讲座将为同学们介绍该方面的知识和最新科学研究进展。
3.人类梦寐的绿色能源
授课教师:刘永梅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人类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渐趋强烈。氢气拥有燃烧产物无污染、热值高、质量能量密度大等优点,使得氢能在新能源竞争中优势明显,被誉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绿色能源。那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氢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授课教师介绍
孙兴文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本(专)科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复旦大学教学贡献奖。主要研究含氮手性分子的不对称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近年来参加复旦大学附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南洋模范中学等微课计划,并担任复旦大学暑期“步青”高中生学术见习体验营导师。
方雪恩
复旦大学化学系副研究员,上海浦江人才/上海启明星计划入选者,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2年获得复旦大学化学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微纳体系研究及应用中已发表论文60余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美国专利2项;主导获批多项三类核酸诊断试剂注册证;参编专著 Microfluidic Diagnostics (人民卫生出版社),并着力医工交叉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1427806),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7YFA0205100)、中央军委国防科技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等。
刘永梅
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获得复旦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带薪长期公派计划支持,到日本北海道大学触媒研究中心开展研究工作。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科研工作主要围绕着纳米催化材料的分子设计以及原子或分子水平上催化反应展开,特别是在用于液相选择氧化及还原的高性能纳米金催化剂的精密设计与构筑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承担完成了包括留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支持的多项基金,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他引600余次。教学上,主讲《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Ⅲ》和《化学与人类》课程。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为学微刊,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