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夏令营步青计划丨信息科学与技术科普课堂介绍。
课程名称: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科普课堂
授课时间:2022年7月14日19:00-22:00
2022年7月15日 19:00-20:30
课程介绍
信息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载体。在万物互联时代,信息传递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包括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交流,信息的时空延伸到“空天海地”全覆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会。微电子与光电技术是信息技术的硬件基础,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融合了数字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实现了更高效的光能转换为电能,推动可持续绿色能源利用。本系列讲座,将从信息技术前沿和在新能源技术上应用技术发展出发,讲述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和未来趋势。
课程安排
科普课堂分5次,前4次每次讲解30-45分钟,第5次授课教师们在线交流90分钟。
1.空天信息学科与智能交叉前沿
授课教师:徐丰
空天信息技术包含通信、导航、遥感、侦察、空间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与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在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人工智能已在各个层面和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空天信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创新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报告将结合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介绍空天信息学科与智能交叉的前沿进展,引导中学生对空天信息科技产生兴趣、拓宽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6G光子学前沿技术
授课教师:沈超
通信是文明发展的关键需求之一,未来6G要实现“空天海地”全覆盖和感知通信一体化。智能时代,万物互联使通信需求不仅限于人和人之间,人物及物物之间通信将占据更加重要位置。在电磁波之外,光也是通信的重要媒介,本视频将分享从有线到无线的光通信发展历史、重要里程碑和未来发展。
3.绿色能源-新型光伏技术
授课教师:詹义强
2020年习主席在出席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和气候雄心峰会时,两次强调了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习主席还提出了我国为实现该目标的四项新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解决发电端的碳排放。本报告将带大家一路跟随科研人员的脚步,重温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并描绘出未来绿色能源造福全世界美丽画卷。
4.当人工智能“遇到”新材料
授课教师:张浩
人类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与硅时代,新材料发现与应用是技术革命的基石。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全面加速了新材料发现、开发、制造、应用等全过程的进程。本视频将从材料发现历史进程开始,分享材料科学与智能科学交叉学科发展带来的新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
授课教师介绍
徐丰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2008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已发表专著3部,SCI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4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青年成就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等。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重大项目课题等。研究方向为电磁散射建模、雷达成像信息获取、微波视觉与物理智能。
沈超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青年研究员,KAUST电子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光通信器件原理与工艺,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超辐射发光芯片设计与工艺,光子集成电路,可见光通信与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主要学术兼职有IEEE Photonics Journal 副主编,APL Photonics青年编委,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ASA)青年创新促进委员会委员等。
詹义强
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和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光电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的研究,在Science、Adv. Mater.、Light Sci. & Appl.、Adv. Fun. Mater.、Nano Energy等SCI收录杂志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论文被他引超过3000次。相关成果被Science、Nature、EES、AM及其子刊等权威期刊多次重点引用和评述。受邀担任美国能源部科研项目、波兰自然科学中心、罗马尼亚国家发展创新委员会、香港研究资助局和澳门大学国际评议专家。目前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专委会委员。
张浩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长期研究内容包括周期与无序体系光输运、材料计算方法与新型光电功能与新能源材料(包括二维材料、拓扑材料、钙钛矿材料、光致相变材料等)与器件应用、机器学习在材料预测与光子学应用等,发表Adv. Mater., Light Sci. & Appl.、Phys. Rev. B等期刊论文100多篇,论文引用2400余次,含4篇ESI高被引论文与15篇IF>10的期刊论文。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为学微刊,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