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名额的分配逻辑到底是啥?
保研名额怎么来的?
如何获得保研资格?
别慌别慌!
且看星星学姐嘚吧嘚吧~
01【保研名额怎么来的】
保研名额其实是教育部每年根据情况下发的,一般都是在9月上旬公布名额,一般来说每年各个高校保研名额相对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网上统计的各个高校保研率也只是保研人数除以当年招生人数,不可一概而论。
既然教育部下发的名额是根据情况进行确定的,这也意味着实际保研名额会随着就业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影响,这一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不好,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公司倒闭、员工被各种解聘找不到工作的信息,在目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紧张的大背景下,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教育部在此前已经明确发文表示对研究生招生进行扩招。
02【保研名额的分配逻辑】
教育部—高校和科研院所—学院—专业—个人
1、教育部对保研名额的分配和确定
教育部参考往年情况,再结合每年的具体形势,给各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下发指标,比如某某院校今年可以有推免生名额750人左右。一般来说每年各个高校的保研名额相对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学校对保研名额的分配和确定
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接收到分配名额指标之后,首先会扣除竞赛保研、支教保研(1+2)、辅导员保研(2+2或1+3)的名额,其中支教保研(1+2)的名额通常是教育部直接划拨,不占用该校的保研名额,但是部分院校为了鼓励西部支教会特意拿出自己学校的几个保研名额用于增加支教保研(1+2)的名额,如浙江大学便是如此。
扣除这些个性化名额后的剩余名额就是综合成绩保研的总名额了,不过本科生院一般也会特意留出一些保研名额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高校和科研院再根据内部情况进行分配,比如,中山大学就曾按照各院校学科评估情况调整了各院系推免名额,这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3、学院对保研名额的分配和确定
具体到院系层面,由院长、系主任等负责老师进行内部各专业的分配,把名额落实到每个专业。
一般来说各个专业方向的保研名额是按照专业人数来定的,保研比例是相同的。当然也有不同高校学院的专业保研比例也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不过各个学院也会有一些侧重点,比如院级实验班和一流学科等是会先分配到比例较高且固定的名额,再将剩余的名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其他各个系,对个别学科或者班级倾斜资源也可以理解。
03【如何获得保研资格】
1、学校要有保研资格
本科就读学校有保研资格!
外校保研跟本校有一些区别,外校保研的条件要更加苛刻,相对于本校保研要难一些。目前本科具有保研资格的院校有366所,这些院校几乎都是985、211院校以及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学校。(文末附全国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名单)
2、专业成绩排名和综合素质排名名列前茅
推免生几乎都是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对于推免生来说,学习成绩占了一半以上的因素,除非你的科研能力特别强,老师破格录取你。要想推免保研,至少3年的成绩每次都是专业前3名。
3、英语水平一定要达到要求
一般学校要求通过大学四级,有些比较好的学校还会对英语六级有一些要求。甚至对雅思跟托福都有要求,同时也是加分项。
4、参加科研以及具有学术专长
在本科期间参加的各类活动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保研人儿的筹码。
5、发表过论文
关于论文,每个学校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好的学校要求学生有论文,有一些学校则没有要求。
全国366所拥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容来源: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