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刚上大学的同学包括家长都会有焦虑,考上大学就能安稳了吗?
要不要保研、考研、读博?
学硕专硕、硕博连读、直博该如何选择?
自己目前条件能不能达到?
后续发展会怎样?
其实不同的方向保研难度也不一样,毕业难度也有所不同,后续发展也是各异。
学硕专硕、硕博连读、直博的区别
学硕就是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
采用传统的硕士培养模式,即以科研为培养导向,一般学制为2.5-3年,学硕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教学、科研类人才为主,学位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按学科设立,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13大类。
学硕的社会认可度也相对较高。也是因此,学硕拥有在其就读期间申请硕博连读的机会,或由导师推荐免试读博。
同时,学硕的学费每年8000元左右,每年还有6000元的国家补助(不含导师额外补助)。
专硕就是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与之对应的就是学术型学位。
也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的培养模式。
其以就业为导向,学制一般为2-3年,2年更为常见。
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
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
分为全日制学习和在职攻读两类。
其培养过程中更加看重应用能力,因此在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上要求可能低一些,但对于实习实践相关经历的要求相比更学硕更高。
直博生全称为本科直博生,是指在应届本科毕业后(本科毕业时要求同时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档案完整的移送),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以博士研究生身份攻读博士学位。即将硕士与博士阶段合二为一。
通常在本科阶段即确定是否为直博生。
从大四就开始选拔,但是直博只能从推免生中选拔,招生专业一般为国家重点学科。
直博生的学制一般为5年,名义上最短4年,最长7年。不过实际上,直博延毕比较常见,一般5-6年毕业的都算正常。
直博生的培养要求要相对学硕更高更细,更多时候直接会同博士培养标准做比较,对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要求也要比学硕更高。
直博学费也不高,且作为一名博士生,在直博期间可以享受比硕士高得多的工资、全校最好的住宿条件。
硕博连读是指在攻读硕士期间转为博士培养。
硕士生入学后,到第二年申请硕博连读,并获得通过后跳过硕士三年级,在硕士三年级的时候自动成为博士一年级。(简而言之,硕博连读学生在研二的时候直接转为博一)
这更多的是一个身份转变。其在未转博期间的待遇要求同学硕/专硕一致,转博之后与博士一致。
在学制上,可能与直博生基本持平或相对长于直博生。
如果更偏向就业并且希望在读研期间可以多出去实习,那么选专硕。
在保研期间,一些项目的专硕比起学硕的难度要小,对于保研没有把握的同学来说,可以用专硕的志愿放大录取优势,增大被录取的概率。当然还需要考虑专硕的学费,和部分专硕不提供住宿后自已租房带来的花销。
纠结选学硕,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在就业和科研期间有些拿不准的同学,可以选择学硕。学硕在就读期间可以申请硕博连读或者推免读博,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入学后的情况,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科研,再选择是否继续读博,这样可以避免在一开始就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搞科研就盲目选择读博。
总体来看学硕进可硕博连读,退可直接就业,如果硕士期间导师不好还可以博士换导师,因此是最灵活的选择。
可以在读学硕期间看自己是否适合读博,是否热爱自己的研究方向,再做下一步的选择,感觉合适再读博也来得及。
科研兴趣浓厚
如果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和科研潜力、想要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或者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的同学,可以选择读博。
确定自己适合搞科研并且坚定的想要在自己的专业方向深耕的同学,同时自己选择的导师也比较适合自己,那么可以选择直博,这样可以有效节省读博时间,提前明确目标专心科研。
如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想要稳妥起见,推荐选择硕博连读,这样在研二、研三还有硕转博的机会,可以给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