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作为五大学科竞赛中的高含金量竞赛,在各类院校特殊招生中的认可度都是最高的,中小学生数竞学习的热度也连年递增。那究竟值不值得学习竞赛?我们得综合评估数竞的优势和风险,同时也得了解自己适不适合学竞赛,不能盲目地扎进去。皖考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资料免费领取:《五大学科竞赛近10年试题及答案》
学数学竞赛的优势有哪些?
数学竞赛对应的特殊升学渠道
说到数学竞赛的好处首先当然要说和升学相关的,数学竞赛的含金量是五项学科竞赛(甚至几乎是高中所有竞赛)里最高的,所以高校认可度也最高,升学作用最大,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条路径:
(1)国集保送
如果能够在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金牌且进入国家集训队,就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且专业任选;要想进入国家集训队,非常难,要过五关斩六将,且全国仅有60个集训队名额(数学一项)。从一百来万竞赛生里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实在很难呐。
(2)金银牌强基破格
如果取得全国决赛的金牌、银牌,可以获得降分进清北复交浙科南等名校的机会。2020年开始的强基计划特意为竞赛党们留了“破格入围”的机会,五项学科金牌、银牌可以破格入围全部39所“双一流”高校,这样一来就免去了在入围阶段和其他普通高考生一起竞争的压力,直接进入校考阶段,而校考阶段难度高于高考,明显对我们竞赛党更有利。
(3)清华“新领军”、 北大数学英才班
清华“新领军”是2021年年初清华大学发布的一个招生项目,全称是“清华大学2021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主要面向高一高二,与中科大少年班、创新班招收年级一致,特别优秀的考生扩展到初三和高三,数学好的考生很占优势。
招生规模还是很可观的,考上的考生可以直接参考保送生的录取规则进入清华,做到“一考免三考”甚至“一考免四考”,是一个进清华的很好的机会。北大数学英才班也是面向低年级数学好的学生,不过招生规模没有新领军大,其他条件上差不多。
(4)中科大少年班少创班
科大少年班创新班是目前最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少年班,2021年起中科大创新班在招录方式上对竞赛生做了非常特殊的倾斜,可以称之为中科大创新班新政,真的大快竞赛党心,对高三强基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纠偏。
省一初试期间加10分参加入围复试的选拔,铜牌初试期间加10分参加入围复试的选拔。通过选拔的考生最低可一本线进入中科大,优惠力度之大不言而喻。
(5)参加学科营
获得省一等奖的同学,有机会参加清华北大的金秋营、冬令营,也有推荐招生部门的可能;争取不到清华北大学科营的机会,其他名校如上海交大、中科大也举办了此类学科营。
提示:虽然现在学科营不能直接拿降分了,但是很多高校把学科营和强基挂钩,学科营优秀学员在强基面试环节会有不错的印象分。
(6)综合评价
省一等奖的同学除了有机会参加学科营以外,在综合评价中也有一定优势,不少高校在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表示“欢迎有竞赛奖项的同学报考”,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综合评价中竞赛奖项不是必须的,而是加分项,因此哪怕没有金牌、银牌,只有省一省二,也可以尝试报考!
数学竞赛带来的能力提升
1、竞赛锻炼思维能力。
竞赛中的知识在常规的学习中用不到,这是个事实。然而,每一门学科除了有相应的知识外更是有相应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文理都超强的人很少的原因。
思维这种东西单靠记笔记、背公式是学不来的。学过竞赛之后,做常规题目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种看得很透的感觉,别的同学只是背出来的公式,而学过竞赛的同学可以自己推导,可以拓展。所以说,竞赛这东西对于学科成绩的帮助,主要就在锻炼思维能力上。
2、竞赛对课内成绩提高有促进作用。
因为竞赛难度大,同学们会为了理解得更透彻,知识点掌握得更熟悉而下很多功夫在这门学科上。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学得深的同学往往能很好的认识物理公式、定义、概念。
也就是说,深入学好一门学科时能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带动总体成绩的提高。参加竞赛的同学为了节约时间去准备竞赛,会不由自主地提高课内学习效率。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之下,加速课内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拥有足量的时间学习竞赛,这种学习效率的提高无疑会对课内成绩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有了参加这门学科课程竞赛的欲望,有了学习这门学科课程的兴趣,孩子(学生)势必就会对这门学科予以比较的关注。愈是关注,愈发有兴趣;愈是有兴趣,就会愈发关注。兴趣加关注,将会使孩子(学生)对这门学科课程进行专研,即自学,自发的从现在学习的章节往后面的章节学。这就是往多了学,往深了学的开始。这样一来,这门学科课程学习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就都有了。
3、学科竞赛对高考有帮助。
加竞赛以及竞赛前的准备过程,肯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所有的竞赛准备到高三上学期就结束了,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高考复习,所以对高考的影响不会很大。
并且,参加竞赛对高考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的难度与高考难度很相似。高考的最后一道压轴题难度也与竞赛题相似,对参加过竞赛的同学来说,做高考题是比较有优势的。
最后,竞赛还能培养同学思考的能力,养成做事严谨的作风,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学习数学竞赛的风险
耗时较多、占用时间
当然,学习竞赛也需要谨慎。竞赛训练耗时较多,如果想在联赛或CMO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在掌握高中数学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完成代数、几何、组合和数论四大模块的内容学习,其中每一模块若要达到精通水平都需训练至少数百道大题,而这些大题往往需要一小时以上才能做出一题。由此可见,学习竞赛无疑会占用大量高考复习的时间。
虽然笔者在上文提到,学习数学竞赛对课内的学习有诸多好处,但是在备战高难度题目时,学生接触到的知识点与高中数学学习不直接相关,因此新掌握的技巧不能立刻直接地转化为课内学习经验。如果学生在学习高难度题目时长期困在瓶颈期,既没有掌握做难题的思维方法,又将大量时间耗费于此,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容易变得眼高手低、骄傲自满
由于数学竞赛题目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大于高考,学习数学竞赛的同学极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自己的数学水平应付高考一定是手到擒来。这种心态对学习是极为有害的,即使会做一些难题、怪题,在面对课内学习时如果不能保持一种谦逊的心态,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错误或步骤过于跳跃等原因失分。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竞赛?
由于是否参与数学竞赛是一个复杂的决策,同学们在初学之前一定要仔细评估。如果自己参与数竞能够有效吸取所有的优点并且规避缺点,那么便适合竞赛,反之亦然。
竞赛是否影响课内学习?
判断学习竞赛会不会影响课内学习,不能简单以课内成绩的好坏为标准。当然,学习竞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技巧和水平有很高要求,因此课内成绩至少要处于班级中等偏上水准(以重点中学排名靠前的班级为例)。
在此基础上,一个关键的判断准则是:在竞赛占用(可能的)课堂学习时间后,自己的课内成绩有多大程度会被影响?如果学生的综合成绩与学习时间呈线性关系,降低时间投入会立竿见影造成成绩下滑,那么学习竞赛便要谨慎;如果学生课内学习得法,无论投入时间几何,成绩都相当不错,那大可以尝试竞赛;如果学生课内学习遭遇瓶颈期,无论多努力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压轴题不会做、学习习惯不好导致细节处失分多、理科偏科而文科学习吃力),那么复习时间不足并不是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用适当时间学习数竞不仅不会影响课内成绩,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突破课内学习的瓶颈。
你是否具有“数学的想象力”?
学习数学竞赛功夫在平时,比上课做题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适宜数学竞赛的思维方式。
具体来说,学生应当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联想到抽象的数学公理体系。这是因为数学本身就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化、凝练化的概括。例如,尺规作图的数学本质是利用(直尺和圆规对应的)两种确定的方式对已知变量进行操作,以获取新的数值,因此倍立方体、三等分角等问题并不通过几何方法解决,而需要依靠纯粹数学的抽象代数来对其证否。如果在思索日常问题时能够有效舍弃不必要的要素,精准找到重点进行推理分析,用数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即拥有“数学的想象力”,那无疑在竞赛学习中会事半功倍,
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在进入大学后,专业方向的选择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在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竞赛的学生,会习惯于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范式,在进入大学后大概率会选择数学、计算机等与数学紧密相关的理工科专业,如果参与强基计划,那么选择理工科专业不是大概率,而是一定。(通过对大多数数学竞赛获奖者的去向分析来看,的确如此)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和考察,笔者个人认为,在高中进行长期高强度数学学习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修读数学、计算机专业时具有很大优势,在修读工学、经济、金融等专业时,也能享受到数学化分析范式带来的帮助,但是在修读法学、中文、历史等人文社科专业时,往往会不适应(因为数学和人文社科专业分析和得出结论的方式差异很大)。因此,如果个人有志于选择和数学关系大的专业方向,那么数学竞赛的益处可以延续到大学,而反之则不建议学习数竞。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及时、准确的掌握安徽高校招生、报名通知、考试安排等高考招生政策资讯,皖考圈(微信公众号:wkqxgk)特建立【高三试题交流群】,欢迎各位老师、家长、同学加入本群一起交流学习!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即可进入↑↑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小圈老师(微信号:13311093289)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