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改革在安徽的深入推进,化学学科的考试呈现出全新的格局与挑战。2024 年安徽新高考化学试卷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其结构与试题特点又将如何引导考生的备考方向?对2025届安徽选考化学的考生来说有什么样的启发?快来和皖考圈一起看看吧~
资料免费领取:《高中数物化必刷题》
一、2024年安徽新高考化学试卷结构概览
安徽省新高考化学学科采用自主命题形式,考试时长为 75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试题类型涵盖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 14 题,每题 3 分,总计 42 分,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非选择题有 4 题,满分 58 分,包含填空、简答、计算、推断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查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及时、准确的掌握安徽高校招生、报名通知、考试安排等高考招生政策资讯,皖考圈(微信公众号:wkqxgk)特建立【2025安徽高考备考交流群】,欢迎各位老师、家长、同学加入本群一起交流学习!别忘了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皖考圈”哦~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即可进入↑↑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小圈老师(微信号:13311093289)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二、试题特点解析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广泛覆盖知识
- 多板块知识融合考查
-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试卷中占据一定比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例如,对常见金属(如铁、铜等)和非金属(如氯、硫等)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较为常见。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物质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了如指掌,能够准确判断化学反应的产物与现象。例如,在金属与酸的反应中,考生需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以及产生氢气的量等。
- 化学反应原理依然是重点考查内容。热化学方面,会涉及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等;化学平衡部分,通过图像、数据等多种呈现形式,深入考查考生从复杂信息中提取关键数据、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以及平衡常数变化的能力。例如,给出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反应数据,让考生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并计算平衡常数。电化学题目则常以新型电池或电解池为情境,要求考生理解电极反应原理和离子迁移方向,如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的变化以及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过程。
- 有机化学部分保持稳定态势。从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入手,考查考生对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进而延伸到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等。在推断题中,考生需要准确解读所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和信息完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以及反应流程的推导。例如,根据给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信息确定其结构,再依据官能团的转化规律设计合成路线。
- 实验题是化学试卷的一大亮点。重点考查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如题目中的第 2、9、16 题等,可能涉及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的合理设计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 小众知识点崭露头角
- 2024 年安徽省自主命题且化学单科考试,相比以往理科综合试卷,选择题数量增加 7 道。这使得一些以往受试卷容量限制而被忽略的小众冷门知识点有了考查机会。试题注重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和基本原理的考查,引导教学回归基础。例如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第 9 题等均体现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回归与考查,可能涉及化学用语、物质的分类、简单的化学实验现象等基础知识点。
(二)稳中求进,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 常规题型与创新题型并存
- 大部分题目在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上延续了以往的风格,较为 “中规中矩”。像化学与生活(STSE)、阿伏加德罗常数、基础实验、电化学、离子平衡等知识点的考查形式较为常见。试卷仍然保持四道大题,分别为工艺流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合成。这种稳定的题型设置注重选取学生熟悉的考查方式,避免了 “偏难繁怪” 试题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水平。例如,化学与生活类题目可能会考查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成分及用途;阿伏加德罗常数题则会围绕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气体体积等的关系进行考查。
- 同时,试卷也不乏创新之处。出现了一拖二的阅读材料题,如选择第 6、7 小题以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为情境,题干内容相同但设问角度和难度不同。这要求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分析,逐步形成对知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且题目设置具有一定梯度和区分度,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例如,第一问可能考查氮循环中某一简单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第二问则可能深入到该反应的能量变化或对环境的影响等。
- 重视图表信息与科学思维培养
- 试卷对读图表能力极为重视,全卷有 20 多张图表,包括实验仪器图、实验装置流程图、原子结构图、有机结构简式图等。部分图表来源于课本,如第 5 题,而有些题图则较为新颖。例如第 10 题以时间浓度图推导反应能量图,第 17 题平衡转化率图与常规图像呈现形式不同。以第 12 题纳米铁去除水样中 SeO42 - 为例,通过提供表格数据和图像,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坐标问题、酸碱性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影响。其中 C 选项考查学生利用实验数据归纳论证的能力,不再局限于死记硬背课堂上讲的固体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D 选项考查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的能力,如考虑 PH 太小会有铁粉和氢离子反应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试题设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知识点灵活运用,渗透解读图表信息、提取并应用信息、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实验探究等科学思维和方法,旨在选拔具有研究潜质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如 17 题的第 5 小问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图表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答,可能涉及根据转化率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曲线判断反应的热效应或气体分子数变化等。
- 知识模块融合创新
- 试卷呈现出知识模块之间相互融合创新的特点,出现 “混搭风”,类似于理综试卷不同科目试题的混搭。由于选择性必修 2、3 为必考内容,导致必修部分内容在选择题中占分降低,相关考点多在非选择题出现。例如 15 题工艺流程题,融合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还原剂和还原产物之比,甚至给出两种结构预测连四硫酸钠的正确结构,考查学生对比、分析推理、迁移创新的科学思维。再如 17 题融合了热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以及物质结构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7 题融合化学反应原理、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第 13 题融合了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转化。这种融合创新的题目要求学生打破知识模块界限,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问题。
- 丰富情境,体现价值引领
- 试题情境创设丰富多样,选取中华传统文化成果、我国最新科研成果、化学学科应用成果等素材,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如第 3 题以青少年帮厨入题,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契合新课标 “五育并举” 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深刻认识到化学融入生活,生活中有化学。第 11 题选取我国科学家研发的新型水系锌电池,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 13 题以环境保护工程师处理水样为背景,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不过,由于题目的文字量增多,在题量未变的情况下,题目信息有所扩充、情境增多,这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部分考生可能因审题不严,无法正确理解题意,进而影响答题。例如,在一些情境复杂的题目中,考生需要从大量文字描述中提取关键化学信息,若不能准确把握,可能会导致解题方向错误。
- 新教材内容重点考查
- 新教材补充内容成为考查重点,试题多次出现配位键(五次)、超分子(一次)、分子筛(一次)等内容。此外,水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由定性变为定量,打破了学生的惯性思维。焦糖化反应的考查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学生对新教材内容给予足够重视并深入理解。例如,在考查配位键时,可能会涉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对于水溶液离子浓度定量比较,会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离子平衡常数进行精确计算。
三、备考建议
(一)重基础,筑牢根基
- 深度研读教材
- 高考化学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表明加强基础知识复习是高考复习的核心任务,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应仔细研读教材,品味教材中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并理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物质的量、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这些是学习化学的基石。复习时不能单纯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而要通过具体实例、实验现象等深入理解其内涵与外延。例如,通过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等的关系;通过观察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要密切关注教材新增点和变化点,以及课本各个栏目和课后习题,因为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素材来源。
- 构建知识网络
- 化学知识相互关联紧密,考生在复习时需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具体而言,要做到课本知识 “考点” 化,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为考点;考点知识 “题型” 化,根据考点设计相应的题型;题型知识 “能力” 化,通过题型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要将 “知识点”、“题型” 与 “方法” 有机结合,熟练掌握各类知识点、题型与解题方法,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这就涉及答题的 “准确性” 与 “规范性”。在平时的考试或训练中,要求学生将自己的 “答题” 制作成 “标准答案”,规范答题格式和用语,提高答题质量。例如,在有机化学复习中,以官能团为节点构建知识网络,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合成方法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快速调用相关知识。
(二)提能力,强化素养
- 综合题训练与反思
- 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化学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可具体细化为文献的阅读能力、信息的提取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加工能力等,对于高中生而言还有 “考试” 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培养并强化训练。通过多做综合题训练,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融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完题目后,学生要认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对于未掌握或不熟练的知识点,要回归课本重新学习理解和记忆;针对自身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同时,要审视自己的答题是否 “规范化”,严格做到答题的 “准确性” 与 “规范性”;最后,要牢记这些 “知识点”、“题型” 与 “方法”,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提倡有目的的有效 “刷题”,反对盲目无意义的 “刷题”。例如,在做完一道关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后,分析题目中涉及的热化学、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点的融合方式,总结解题过程中运用到的分析推理方法,如根据平衡图像判断反应条件变化对平衡的影响,以及如何规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等。
- 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提升
- 新高考化学试卷信息量大,文字、图像、表格等信息丰富,考生需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准确获取关键信息。为此,学生平时可通过阅读化学科普文章、学术论文等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在阅读题目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关键数据,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要求。高考真题具有极高的价值,其情境素材经过精心挑选,具有很强的挖掘潜力,一个素材可从多个角度命题。学生和教师可在研究高考题的基础上,对高考试题进行改编(非改选、选改非),还可从期刊杂志上选择素材进行原创命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新型材料合成的科普文章时,分析其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反应条件、材料性能等信息,思考如何将这些信息与所学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以及可能会在高考中以何种题型出现。
(三)重实验,培养探究
-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与原理
- 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题在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考生要熟练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装置的搭建等。对于一些重要实验,要深入了解其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要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误差分析等;在气体制备实验中,要了解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
- 关注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 高考化学试题对化学实验高度重视,在平时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总结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特点和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表格实验题型,如实验目的 - 试剂 - 用品、实验目的 - 操作 - 结论、实验目的 - 操作 - 解释、目的 - 试剂 - 操作 - 解释等,要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实验目的 - 操作 - 结论题型中,学生要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能够对实验操作的合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
(四)培思维,紧跟前沿
- 关注化学前沿热点
- 化学领域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考生应予以关注,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这不仅能拓宽知识面,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关注新型材料的合成,了解其合成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前景,思考其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和技术;关注环境保护中的化学方法,如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化学技术和原理,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通过对这些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学生能够将所学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合理规划复习时间与策略
- 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各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前松后紧或盲目复习。教师应 “跳入题海” 精选试题,让学生能够 “跳出题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初期,可重点复习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中期进行综合题训练和实验复习,提升能力;后期通过模拟题和真题进行自我检测和总结,及时调整复习策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复习。
- 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做模拟题、真题等方式检验复习效果,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分析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避免在考试中再次犯错。同时,要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训练,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提高解题能力,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例如,每周安排一次模拟考试,考试后认真分析试卷,找出知识漏洞和解题失误原因,制定下周的复习计划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
综上所述,2024 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试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提出了多方面要求。20255届的安徽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紧扣试卷特点,扎实基础、提升能力、重视实验、培养思维,通过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和方法,为高考化学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化学学习和研究开启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