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2024年官方公布的高考试卷分析,总结出九大命题趋势,强调高考命题对高中教学的引导作用,为2025年考生提供重要参考,各位考生提前收藏,便于及时查看!
趋势一:语文、数学卷的题量减少
北京、上海、天津的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保持一贯的稳定性。以北京为例,其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和试题类型都相对固定。上海试卷在整体结构、分值比例、题型和题量上也维持着基本稳定。至于天津,其语文试卷的阅读量与往年相比,同样没有明显变化。
相比之下,全国卷的试卷结构经历了较大的调整。语文新课标卷减少了题量,同时提高了解答题的总分值,并改进了多选题的计分方式。这样的结构变革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充裕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更深入地探讨和回答问题。
在2024年的数学新课标卷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调整:题量减少,解答题的分值增加,多选题的计分方式得到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思维过程和能力的考核。
减少试卷题量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不再需要过分关注做题的速度和进度。这样,他们可以更集中精力、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自在地尝试和纠错。这种变化使得思维能力强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素养和潜力,从而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这不仅发挥了高考的选拔作用,也引导了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考试卷题量的减少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它通过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区分学生,而非仅仅依赖题量。这标志着高考命题的一大进步。预计未来,自主命题地区的高考试卷题量也将呈减少趋势。
趋势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高考
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通过创新试卷结构设计和题目风格,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如新课标Ⅰ卷第14题,新课标Ⅱ卷第14题,全国甲卷理科第16题等题目不是考查学生记住了哪些知识点,而是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使得一些套路无用、模板失效,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现在高考的新要求。
趋势三:《红楼梦》成高考语文必考题
《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成为了一种常态。例如,在2024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就出现了针对《红楼梦》的考题,重点考查对王熙凤、薛宝钗、贾母这三个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些人物在《红楼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了解他们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阅读这部作品的必要部分。教材中关于《红楼梦》的“学习任务”也强调了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类试题通常以原著中的一个对话片段为起点,要求考生结合其他情节进行解析,通过试题的“点”来考查对整本书的“面”的理解。这种考查方式不仅涉及到理解、积累和分析能力,还强调在真正阅读的基础上解读人物特点,而非简单的作品整理和背诵。
《红楼梦》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出现并非首次。高考语文命题组对这部作品有着特别的偏好,自2017年起至2021年,北京卷通过微作文的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考查。例如,2017年的微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进行比喻,并陈述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且字数不超过180字。
在各省自主命题时期,江苏卷自2008年起连续13年都将《红楼梦》纳入考试范围。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也出现了关于《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考题。
从这种趋势来看,《红楼梦》不仅在过去和今天频繁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未来也将会继续作为考查内容。
趋势四:学科融合的高考试题常态化
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试卷第18题的保险公司保单问题,有着现实的背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试题将劳动教育与数学学科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北京卷还关注对美育的考查。如第13题中所蕴含的图象及其关系的简洁美。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海上命运共同体”属于国际关系学科,实用类“偷梁换柱”属于建筑学科,语言文字运用材料“天山全景图”属于人文地理学科;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语言文字运用材料“睡眠与健康”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
试题还涉及建筑、人文地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语料,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学生阅读和作答并不需要其他学科知识,这凸显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运用能力在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性。
高考试卷出现学科融合的试题,并非新事。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年发布后,学科融合从小学一直到普通高中,是教改课改的重心。学科融合的高考试题常态化,是所有高考科目命题的趋势。
温馨提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中生及家长怎样选出真正有前途、有生命力,适合自己的专业呢?自主选拔在线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择校选专业攻略》电子版资料↓↓
还在等什么?点击下方链接开启你的选科之旅吧~
↓↓↓↓↓↓↓
趋势五:开放性和多角度性
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多道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
高考语文试全国卷新课标I卷第9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新课标I卷第22题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疲劳’的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参考答案都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并特别说明,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
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本题的答案是开放的。
202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甲卷第21题设置半开放性问题情境,在不清楚受到的各力大小关系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分析线框以不同速度进入磁场中的运动情形,需要正确提取图像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各种可能的运动情况,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利用关键信息推理论证的能力。
高考试题开放性是对往年命题思路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未来高考试卷命题趋势之一。
趋势六:多学科高考试卷出现现代科技成果
展现现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探索未知的兴趣,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融入到很多学科的高考试卷中。
202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新课标卷第20题以近年来兴起的电动汽车的动力回收原理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物理模型理解生产实践中的高新技术,建立起用物理知识理解现实生活的桥梁。
2024年高考化学全国卷新课标卷第11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生物相容性纳米催化剂药物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I卷写作试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
由此可见,展现科技成果的高考试题不一定出现在物理和化学高考试卷中,包括语文学科,这是高考命题不可忽略的趋势。
趋势七:倡导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高考英语命题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语篇,通过设置真实易懂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以及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听力部分设置了日常对话、电话访谈、专题讨论、主持发言、通知报告等常见场景,话题包括大学入学、校园活动、天气情况、交通方式、课后作业等,易于考生带入情境、理解材料。全国甲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围绕文学作品结尾的创作进行探讨,为学生平时欣赏文学作品和开展写作练习提供了有益建议。
北京高考数学卷通过丰富素材内涵,科学创设现实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和文化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7题的设计,以河流治理的效果评估为背景,倡导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2024年高考生物学全国卷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从学科本质的考查出发,评价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达成以考促学的目的。
新课标卷第34题给出“白刺瓜受消费者青睐、雌性株产量高”的果蔬类农作物生产育种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遗传杂交的方法筛选出白刺雌性株纯合体,以解决特定品质产品的高产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中领会到学有所用,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倡导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课改的方向,这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主要区域。
趋势八:突出实验探究能力考查
202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做到学思结合,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2024年高考生物学全国卷试题实验探究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特征,是科技攻关的基本能力要求。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程序、分析实验结果等多个方面,高考生物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全国甲卷第30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蛋白质抗原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解决新问题的实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这种注重实验探究的试题将会频繁出现。
趋势九:高考试卷难度有下降的可能性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自然包含了不同层次的难度系数。然而,从部分科目的试卷分析和考生的实际体验来看,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似乎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
在众多科目中,高考数学试卷通常被认为是难度较大的。但在2024年的数学考试中,情况有所不同。许多考生反映,全国甲卷的数学试题相比2023年的题目要简单许多。新课标I卷的数学试题虽然有所创新,但解题思路相对直观,难度并不高。
在202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有显著的不同。2024年的六套高考作文题目几乎未出现过去常见的形而上的题目,即哲学类材料和抽象思维的要求在今年的作文题目中并未显著体现,而这在以往的高考作文中是较为常见的。
虽然心灵鸡汤式的作文可能更容易撰写,但它们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方面可能不够充分。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平衡这一矛盾,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温馨提示:
高考对于各位学子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创建“高二(新高三)学习交流群”,这里是专为高三同学/家长打造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学习经验、讨论难题,同时获取最新的升学资讯内容,还在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把~
如无法加群,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领试题。
敲重点:如果您有最新2024年高三试题,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投稿呦,并领取升学资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