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粮安天下乐,民富社稷安。民为国基,谷为民本,粮食安全自古以来便是民生之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推荐阅读: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一览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2024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节约粮食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材料二: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在2024年4月20日举办的2024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对外发布。《报告》预测,未来10年,随着我国粮食单产稳步提高,粮食产需平衡压力将有所缓解,粮食自给率有望提高至91.5%。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兴国根基
大风泱泱,看百年征途,激流浩荡;大潮滂滂,览今朝盛景,磅礴万丈。2023年,我国粮食产业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坚实保障人民生活、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保障好粮食安全,方能保障人民生活福祉,筑牢兴国根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人民高质量生活的必要前提。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回溯历史,不论何朝何代,统治者总以粮食安全为第一要务。汉文帝设御田亲自耕种,以为天下表率。究其本因,有了粮食安全,才有了人民生活的保障,才有了紧急情况的未雨绸缪,才有了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保障粮食安全,根植于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拳拳奉献心,浓浓耕耘情。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研人员扎根于杂交育种、栽培技术、抗病抗虫等各个领域,为产粮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一如“感动中国人物”徐淙祥,他扎根田间五十年摸索出小麦高产增效栽培技术;再如育种专家李登海,他驻扎海南五十余载培育出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又如杨志刚,他五十年来推广技术,教导农户种粮孜孜不倦。五十年又五十年的坚守,是他们对粮食安全的无私奉献、坚定捍卫。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开源,更要节流。在粮食安全这个宏大的议题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更无法逃避责任。节约粮食,当从你我做起。2013年,国家推广“光盘行动”,力求在我们吃饭时,按需取食,不剩饭,不剩菜。十余年来成效显著,有效深化了人民群众心中节约粮食的地位和印象。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粮食安全,保障着人民生活,保障着国家安全。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我们持续奋斗,接续努力。(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学)
【点评】
文章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展开论述,开头气势磅礴,从历史角度阐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主体部分从国家、科研人员、个人等多层面论述,将粮食安全提升到强国之基、兴国之柱的高度。并提及“光盘行动”,将个人行动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宏大主题联系起来,强调每个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具有现实意义,能引发读者共鸣。结尾处对未来发展表达积极展望,深化了主题。
在语文试卷中,占分值比例最大,最受关注的就是作文,所以有“得作文者得高考”一说。但作文水平的提升,远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重在平时积累!自主选拔在线为考生们精心准备了《2025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汇编》电子版资料,参考学习价值极大,非常实用,建议收藏背诵,赶快领取!
筑牢根基谋发展,守好“饭碗”谱新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从黄河流域的第一颗粟粒,到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的实现,千百年被汗水浸染的时光告诉我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握紧粮食安全主导权,筑牢粮食生产根基,让“中国饭碗”更加稳固,方能牢牢把握国家复兴与强盛的主动权。
筑牢粮食生产根基,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凭的是用青春热血为祖国夯实基业的家国情怀。
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一人,一生,一句誓言,日月兼程,风雨无阻。李振声院士31年磨一剑,矢志攻关“远缘杂交”难题,终以高产少病优质的“小偃6号”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以钻研为笔,书写丰收华章;以热血为墨,绘就粮食安全蓝图。一群人的努力,几代人的坚持与担当,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收者转变为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吾辈青年当以李振声院士为楷模,钻研至精,奉献至深,守时代“粮”心。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监督管理,离不开全社会担当精神的弘扬。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集结整个社会的力量,还怕打不倒那些破坏粮食安全的“妖魔鬼怪”吗?粮食安全从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此,坚定“零容忍”,发挥监管效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才能将美好愿景化为现实,才能让食品安全重迎春天!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离不开“一粥一饭思不易”的节俭,离不开14亿道“节粮防线”。据《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我国在2022年共损耗和浪费粮食等食品高达4.6亿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从点滴做起,减少粮食浪费现象。这不仅是对粮食的尊重,更是对劳动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确保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吾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不负韶华,不忘初心,心系祖国,守好“饭碗”,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将“中国粮”这个名号,永远铭刻在世界的东方!(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学)
【点评】
本文紧紧围绕材料中给出的粮食安全问题,强调了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证如何才能筑牢粮食发展根基,守好“饭碗”。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能从具体事件入手针对性分析,挖掘“钻研至精,奉献至深,守时代‘粮’心”的重要性;又能竖起批判的“靶子”,得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杜绝浪费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