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上海市市长龚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同济大学科技中学校长朱臻受邀参加成立仪式。
同济大学科技中学作为首批以STEM教育为主的试点学校,从策划到落地与教科文组织STEM教育研究所密不可分。2024年3月,教育部复函同济大学,支持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教委合作共建“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并希望同济大学科技中学要聚焦STEM教育特色,承担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地上海后的教育实验和研究任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当前,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在课程和培养体系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在同济大学十余个学院,80多位教授与20余位中学专家的共同推动下,已经在STEM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以及中学STEM教育的课程融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为2026年正式招生,探索STEM教育的中国方案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学校简介
同济大学科技中学(简称:同济科中)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上海市教委、同济大学、黄浦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公办高中。学校全面对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 充分依托同济大学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资源优势,实施“大中衔接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计划”,致力于打造一所面向国际、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为特色的未来学校。
办学理念
学校以“责任、创新、卓越”为办学使命,坚持人文修身、科技报国,聚焦学生工程思维、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底蕴的培育,让具有卓越学术能力的学生发展智力天赋,并致力于研究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工智能和人文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与跨学科实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育人目标
培养一批具备卓越创新能力与研究毅力,有出色科研敏锐度、跨学科思维、组织领导力与深厚人文底蕴,适合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善于合作、胸怀国家,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青年学生。
办学特色
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全员导师制,全面导入同济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大学与中学共同开发课程,大学教授承担大部分拓展和研究课程的日常授课任务,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开展现场教学与实践探索,让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让学生在多元场域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STEM教育特色
立足高质量教学,面向未来人才需要,引入真实的科学问题与工程案例,重构教学序列与课程图谱。
基于“个性化、融合式、进阶型”的课程设置理念,在不额外增加学时和学习负担基础上,通过国家课程重构、真实科学与工程案例融合、大学先修课程有机导入等方式,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的工具作用,打造STEM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丰富性、高选择性与跨学科互通性,让常规教学、自主学习、拓展课程、大中贯通有效衔接,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认知水平、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能力、好奇心与终生学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伦理意识。
同济大学科技中学,将通过初高衔接、大中贯通的STEM课程设置,融合化、模块化、小班化的授课形式,讨论式、项目化的学习方式,面向未来的校园设计,为学生搭建探索科技高峰的成长阶梯,打造未来学校新样态。
温馨提示:
🚀欢迎加入“2026初中升学交流群”,群内不定期的推送相关的升学资讯以及专题讲座,另外还有一对一的线上答疑,扫一扫,立即加入,开启你的升学成功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高考年份-姓名-选科等,统一邀请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