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受到考生家长的追捧。今天给大家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综评情况。
为了帮助考生及家长全面了解广东省综合评价考试信息,我们准备了《近3年重点院校综合评价校测真题集》点击红字即可预约领取哦~
优势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及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该学科围绕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与云计算等前沿交叉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学科汇聚了我校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目前已有全职教师90余人,其中全职院士6人,近30%的教师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近年来,该学科学术水平持续提升,已建设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该学科于2022年新晋ESI全球前1%学科,同时进入了国际权威计算机科学排名(CS Rankings),综合排名位列中国第11位,其中机器人领域排名中国第1位,机器学习领域排名中国第5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目前拥有全职教师30余人,其中全职院士7人。该学科围绕聚集体科学方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合成化学、材料物理与器件、纳米与催化材料等前沿交叉研究领域进行重点建设,承担了7项省市级创新团队项目,建设了广东省基础研究卓越中心。该学科于2023年5月成功跻身ESI前1%学科行列。
应用经济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下设金融学、中国经济、商业分析、会计学、市场营销五大研究方向,学科已有全职教师120余人。学科已建成较为完整的科研平台智库架构,建设了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和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两个市级重点平台。2022年清华大学“学说”平台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刊发经济学五大顶刊论文总量居中国大陆高校及机构第四(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招生人数与报名条件
报考条件:
(一)具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生);
(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6门科目(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学)成绩均须合格;同时,学生本人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须达到BBB或ABC、AAC及以上(或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学业水平考试学科等级须达到BBB或ABC、AAC及以上);
(三)由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
招生人数:
2024年总招生人数是394人
选科要求:
- 经管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首选历史或物理均可,再选不限
- 理科试验班: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须含化学;简单理解就是理科大类里的医学、工学、理学类型的专业都和统招的要求一样,必物必化;
招生专业及人数变动
招生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年各学院设立的本科招生专业包括:
(一)经管学院: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其中,国际商务包含两个专业方向:环球商务管理、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经济学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经济科学、应用经济学、国际商务经济学;会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会计和财务报告、会计数据和分析。
(二)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物理学。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包含三个专业方向:理论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包含两个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
(三)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翻译、英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拟新增)、城市管理(拟新增)。其中,英语包含三个专业方向: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
(四)数据科学学院: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五)医学院: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制六年,第一二学年将学习大学核心课程、临床前学科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在第三到六学年学习临床学科知识和技能、见习和实习,并对医学科学研究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践。医学人文及伦理课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全面扎实的训练,培养具备专业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兼具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世界一流医学创新人才。
(六)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与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培养本科招生专业:金融工程。金融工程包含两个专业方向: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香港中文大学实行大类招生:
学生在大一选课前可在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含临床医学专业)及金融工程专业中,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定所属学院,大一结束时在所属学院内选定主修专业;有三种情况大一需要直接选定主修课;
- 选择就读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一选课前需直接选定;
- 选择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选课前需直接选定;
- 有意向申请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跨学科数据分析+X双主修项目”或“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X双主修项目”的学生在志愿填报期间或大一选课前提交申请,并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入读。学生需在深港两地校园轮换上课和实习,各修读两年。
招生变动
(1)招生计划对比23年增加了56个名额,理科新增38个名额,文科新增18个名额
(2)人文社科学院拟新增了2个专业: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拟新增)、城市管理(拟新增)。
初审情况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教育考试院颁发的成绩单原件扫描件、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截图、盖有中学或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扫描件(3项材料任一即可);
- 高中成绩单:包含高一高二年级4次期末考试成绩、高三年级2次以上校级/市级/省级统一考试成绩,包括各科得分、总分、年级排名及年级人数等,须加盖中学或教务处公章;
- 个人身份证扫描件;
- 其他可反映个人优秀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例如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文艺体育竞赛获奖证书、英语及学术能力证明等,非必需)。
学校组织专家对考生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考生可于2024年5月下旬,登录“本科招生网上申请平台-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查询材料审核结果。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需通过“本科招生网上申请平台-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在线缴纳评核费,入学测试评核费为人民币300元/生。评核费缴纳后不予退还;逾期未缴者视为自动放弃!
往年的申请情况来看:港中深的初审还是比较容易过的,建议对于港中深感兴趣的考生,无论是否具备竞赛奖项,奖项含金量无论是高是低,直接去申请就可以了,港中深的初审几乎不会限制条件卡你。通过初审的概率非常大。但是到了机考和面试环节淘汰就会比较残酷了,竞争很激烈。
招录流程
(以下为2024年时间点,2025年考生请以当年招生简章以及时间安排为准)
(1)网上报名:简章发布至5月7日前;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5月8日17:00
(2)公布初审名单:6月22日左右;
(3)学校考核:分为机试和面试(中英文写作+面试)6月12日机试,机试后公布入围名单;6月15-6.18日广东入围考生线下面试;
(4)公布入围资格考生名单:6月21日左右;
(5)公布录取考生名单:7月19日;
学校考核安排
2024年综合评价入学测试分为两个阶段:
(一)阶段一:
1.基础部分(必考):重点考察考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
2.高级部分(选做:考生可自行决定是否完成此部分答题):旨在选拔文理兼备、全面发展且具有突出学术潜质的优秀考生,考核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等学科。
(二)阶段二:
1.写作部分(必考):重点考察考生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社会、对世界、对生活的独立见解;
2.面试部分(阶段一测试成绩达到进阶分数线的考生参加):重点考察考生英文听说沟通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往年真题参考
【中英文写作】
- 中文题目:(大智大勇)现在的学校一直强调大智,忽略了大勇,写作方向二选一。②建议学校该设置怎样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勇气。
- 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英文题目:②你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怎么看?
- ①将一部自己喜欢的中国电影推荐给外国友人并介绍原因,时间45分钟,字数要求250词以上。
【面试】
- 三代人住在一个屋檐下是好还是坏?
- 交朋友是交同专业还是不同专业的朋友更重要?
- AI 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综合成绩折算方法
(一)综合评价成绩=60%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30%校测成绩+1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
(二)校测成绩由(机考)阶段一测试成绩(占校测总成绩40%)和(面试)阶段二测试成绩(占校测总成绩60%)组成,只有阶段一测试成绩达到进阶分数线的考生,其阶段二测试成绩才被计分并纳入总成绩。
(三)选做阶段一高级部分测试的考生,其成绩将分为A、B、C三档:
A档:校测阶段一测试成绩将计满分。
B档:校测阶段一测试成绩加10分,加分后的阶段一测试成绩总分不超过满分。
C档:成绩不做参考,且不影响其他各科目成绩
录取原则与情况
(一)参加我校综合评价入学测试且入围的考生,须参加2024年广东省高考,且高考成绩须达到广东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二)学校依据考生志愿,按考生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当综合评价成绩相同时,将依次以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入学测试成绩、外语单科成绩、数学单科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
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占比60%)+入学测试成绩(占比30%)+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占比10%)
综合评价录取总成绩满分为750分。其中,高考成绩按考生高考分数的60%比例计算;入学测试成绩满分为225分,按入学测试的实际成绩计算;学生本人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或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以考生实际等级计算,每出现一个B减0.5分;每出现1个C,减1分。
录取情况
2024年综合评价初审通过人数5296人,共计录取394人,2024年录取人数相比2023年增加56人。入围录取率上升了1.9%。香港中文大学(深圳)“6:3:1”的模式,校测1分能抵高考的3.75分,性价比是非常高的。因此在综评中校测能拿高分才是能否被录取的关键。
奖学金政策
入学奖学金申请资格及程序:
高考成绩(不含加分)达到我校在生源地规定的入学奖学金标准的学生(入学奖学金标准以我校各招生组通知为准),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向招生组提出申请,并提供高考成绩单及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位列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排名证明。
Ps:另外设有助学金,主要针对来自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了全免学费、半免学费、基本生活费助学金来保障经济上需要帮助的优秀学生。
转专业政策
转专业须知(跨学院)
1.申请跨学院转专业学生须满足以下三项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方可获学院考虑批准转专业:(1)已修拟转入专业课程的6个学分,并平均成绩不低于B-;或(2)入学成绩须高于拟转入专业当年同一省份录取成绩排名最后10%的学生;或(3)当年累计平均积点不低于3.0。
2.学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向拟转入学院递交转专业申请表,表明已达到以上三项条件至少一项,并提交相关文件材料,如成绩单等,以供相关学院审核参考。学生亦须留意学院是否对转专业设定了其他要求,例如面试、测试等。
3.如学生为大类招生入学,须在专业申报结束后方能申请转专业。
4.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不允许转专业:
(1)招生时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如外语类保送生不可以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反之亦然;
(2)休学、保留学籍等学籍状况不正常的。
5.转专业申请审批结果在申请截止后两周内由学院公布。学生须书面确认接受已获批准的新专业。一旦确认接受该新专业,其他获批转专业申请(如有)将被自动取消,此确认的新专业为最终结果。转专业申请如不获批准,不予申诉。
6.转专业结果将通过教务处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所有成功获批准并确认新专业的学生,均会收到由教务处发出的正式批准函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