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暂未公布,届时,自主选拔在线将第一时间整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及时了解招生政策、报名条件及流程,有助于考生提前做好准备。
推荐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汇总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综合评价、强基计划、学科竞赛、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另外,自主选拔在线特整理《江苏2025年综合评价报考指南》PDF,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60263803866980452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5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发布时间?
依据往年经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每年4月中下旬进行公布,届时将开启报名入口,参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以下是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4 年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内容,对 2025 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综合评价招生要点的分析:
一、招生范围
预计 2025 年招生范围仍为具有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资格的江苏省考生。
二、招生计划
2025 年综合评价招生计划预计仍会控制在学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一定比例内,具体计划数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为准,各专业招生计划将根据报考人数等情况确定。
三、招生专业
优势专业持续招生 :预计会继续开放 “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学科专业、科教融合拔尖班、产教融合拔尖班、国家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等优势专业。如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可能会继续招生。
联合培养项目 :科教融合拔尖班项目可能继续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产教融合拔尖班项目可能持续与知名企业如腾讯、华为等进行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实践和深造机会。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 :可能会继续开设人工智能 + 大气科学、金融工程 + 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 环境工程等双学位专业,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四、报名条件
预计 2025 年报名条件将涵盖以下几类考生:
学科特长类 :高中阶段在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或人文综合素养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
思想品行类 :高中阶段获得地级市(含)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或在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思想道德方面表现突出并获地级市(含)以上奖励者。
学业优秀类 :高中阶段至少有三个学期的期末总成绩(含模考)排名位于同年级同首选科目类前列,不同中学的学生有相应的排名要求。
创新技能类 :在拟招收的某一学科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特殊技能或创新潜质并能提供最具代表性的证明材料的考生。
五、报名办法
网上报名 :预计 2025 年仍实行网上报名,不接受纸质报名材料。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报名网址,根据报名系统提示上传申请材料的电子扫描件或图片,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申请表》、第二代身份证正反两面、符合报名条件的相关获奖证书等。
缴费 :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可能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面试确认及缴费,测试费标准预计仍为 60 元 / 生。
六、选拔程序
资格审核 :学校组织专家对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初审通过的考生名单将在规定时间内公示,并上报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初审者须在网上确认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
考核安排 :考核时间预计在 6 月中旬,考核形式可能仍为综合素质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确定入选名单 :学校综合评价招生领导小组根据考核成绩,分科目类按综合评价招生计划的一定倍数确定合格考生,入选名单将公示并上报省教育考试院,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可享受相关优录政策。
七、录取办法
志愿填报 :取得入选资格且文化成绩符合要求的考生须在高考志愿填报规定时间内,在 “综合评价招生” 专栏中填报综合评价招生志愿,专业志愿须在学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公布的专业中选择。
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学校将根据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计算入选考生多元加权综合评价分值,并按此分值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同分排序规则 :当考生多元加权综合评价分值相同时,依次按高考投档成绩、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仍相同,则综合衡量考生综合素质档案,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