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1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转段工作实施细则

2024-05-21 14:07|编辑: 小李老师|阅读: 206

摘要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1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转段工作实施细则已出,共计招生3人。

自主选拔在线综合整理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1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转段工作实施细则,推荐相关考生收藏、点阅。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1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转段工作实施细则

  依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 意见》《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关于同济大学 2021 级强 基计划学生本研转段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 为确保 2021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转段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 组织分工

  强基计划本研转段在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教学院长、系(中心) 主任、 研究生教务(招生) 等参与具体实施工 作,参照同济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工作要求开展选拔考核工作

  并报研究生院审核。

  二、 学科专业简介

  1.计划招生数

  2.专业简介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能源动力(专业学位)

  本学科(0807)发展历史悠久,始于 1926 年由国际著名内燃机 专家、奥地利 AVL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汉斯.李斯特(HansList)教授来同济大学任教而创建的内燃机学科。目前拥有四个二级学科包括热能工程(080702)、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工程热物理(080701)(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和动力机械及工程(汽 车学院),1986 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热能工程博士学位授权 点, 2003 年获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 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8 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本学科于 1951 年建立, 1979 年被第一批授予建筑热工学科硕士 点, 后改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硕士点。1991 年开始 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8 年被授予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 博士点。属于土木工程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空调技术中的热湿交换过程、建筑节能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控制与污染物控制、空气洁净技术、建筑智能化、分布式能源与燃气高效应用、管网完整性分析与燃气输配技术、能源系统动态仿真与可持续能源等。

  3)机械工程 机械(专业学位)

  本学科于 2000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 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是教育部“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机械设计 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080201)和机械电子工程(080202)三个二级学科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0802)。

  三、 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遵纪 守法, 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的基本素养。

  2.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如实记载绩点 3.5 及以上, 掌握本学 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创新型学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具有浓厚兴趣,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3.满足《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本科阶段考核实施细则(2020、2021级)》考核要求,获得转段推荐资格。

  4.诚实守信, 学风端正, 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5.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6.申请直接攻博者,除同时符合上述五个条件外, 还须具有突出 的科研能力与潜质,CET6≥425 或 TOEFL≥90 或 IELTS≥6.0(需2025 年 3 月前通过)。

  四、 申请材料

  1.1-2 页的个人简历- 申请人姓名(带照片、格式自拟)

  2.本科成绩单(培养单位盖章)

  3.本科成绩排名证明(培养单位盖章)

  4.英语成绩证明材料(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TOEFL 成绩

  或 GRE/GMAT 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 1 份)

  5.学术成果发表情况(附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正文首页, 若未正式发表,附录用通知证明)

  6.其他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专利著作权等证书)

  7.教师推荐信。必须有两份拟攻读学位学科相关的副教授及以上 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信。 申请人在报名系统内填写推荐专家的单位、姓名、有效的手机号码、邮件地址等信息。并点击【发送邮件】报名系统将自动推送专家信填写链接。请在报名截止前与专家确认填写推荐信并在线电子签署并验证,填写界面见下图:

  注: 申请人在申请之前须与博士生导师联系,确认导师是否有招生意向。学院当年招收博士生导师名单见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同济大学 2024 年博士生招生目录》。

  五、 申请流程

  1.网上报名

  有意申请者请于 5 月 24 日中午 12:00 前通过“同济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yzbm.tongji.edu.cn/)报名。上传上述第“四”项中的材料, 同时寄送一份纸质材料至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 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A208,孙老师,69589505。

  2.材料审核

  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认进入下 一阶段的人员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 将 审核结果告知申请人,请及时登录“同济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查询并确认参加复试。

  3.综合考核与录取

  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 5 至 7 位教授级专家组成复试 专家组, 6 月中旬前完成复试工作(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考核结 束后 5 个工作日内公布考核结果,拟录取名单经学院和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公示后生效。

  4.9-10 月, 学校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在“全国推 荐免试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完成强基转段学生的信息上传、审核确认、正式录取等相关工作。

  六、 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研转段考核内容涵盖专业基础和外语能力等。

  考核形式:面试。

  考核评分标准: 专业基础 100 分(按学生如实记载的总平均绩点 折算);外语能力 50 分; 专业综合面试 150 分(包括培养潜力、分析 和语言能力、综合素质等);总计 300 分。考核分数低于总成绩 60%者不予录取。

  七、 其他

  1.强基计划学生在报名申请本研转段时应慎重考虑,诚实守约。

  学生在确定获得本研转段拟录取资格后,学校将不再为其提供包括办 理中英文成绩单在内的出国留学申请相关文书证明以及本科毕业就业推荐等相关服务,也不予受理其延长学习年限的申请。

  2.获得强基计划本研转段拟录取资格的学生, 如 2024 学年未能如期毕业,其拟录取资格将被视作自动失效。

  3.获得强基计划本研转段拟录取资格的学生,如出现以下情况, 一经查实, 报强基计划本研转段领导小组批准, 学校将取消其拟录取

  资格:

  1) 提交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 伪造证书或证明材料的;

  2) 本科毕业前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或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

  4.通过强基计划本研转段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学生, 在读期间除 遵循同济大学直接攻博研究生考核要求和管理办法以外,原则上不得 申请转为硕士。如在博士阶段第四学年仍有学业困难或其他特殊情况 的, 需由导师提出转硕申请,经学科专业委员会讨论同意后, 按相关管理办法要求报上级审批。

  5.本方案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八、咨询与申诉

  为增强复试录取工作透明度, 我院特为考生设立咨询电话: 021-

  69589505,孙老师,咨询邮箱: sieburg@163.com。

  如对我院录取结果或过程有异议, 可先通过上述咨询电话或邮箱 进行申诉。如对申诉结果不认可,可向我院纪委投诉,投诉邮箱:

  cdhawyy@tongji.edu.cn。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2024 年 5 月 17 日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同济大学,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1级强基计划转段同济2021级强基计划转段

强基生各专业硕博衔接专业方向汇总2024-05-02

重点高校2021级强基计划转段数据汇总(持续更新)2025-02-12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