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2025年强基计划政策四大预测,招生专业有望再增加

2025-02-13 09:52|编辑: 于老师|阅读: 53

摘要

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时间越来越近,更多考生开始关心2025年强基计划政策变动,自主选拔在线团队通过对以往政策整理,预测2025年强基计划政策变动,一起了解下吧!

强基计划作为通向顶尖高校重要途径,每年都关乎数千名优秀学子的名校之路。在今年,强基计划正悄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机遇?还是挑战?

依据近年强基计划变化趋势,今年强基政策和规则,很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重大变化。

入围规则更复杂

强基计划入围规则在几年间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多元化和精细化。

2020-2024强基入围规则汇总
年份 高校 规则
2020 所有试点高校 1、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2021 所有试点高校 1、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2022 复交南3校 1、凭借初试成绩入围(初试模式)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其它试点高校 1、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清北破格资格需审核,有概率不通过)
2023 复交南浙科等8校 1、凭借初试成绩入围(初试模式)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复交南3校跟进破格审核制度)
其它试点高校 1、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清北破格资格需审核,有概率不通过)
2024 复交南浙科等10校 1、凭借初试成绩入围(初试模式)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复交南浙4校有破格审核制度)
北理、山大、中山等8校 1、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2、高考单科成绩成绩达标可破格入围校考(小破格)
3、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其它试点高校 1、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2、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获奖者破格入围
(清北破格资格需审核,有概率不通过)

上表中仅对每年新变化做出红色标记,可看出细节变化还是不少的。

多元化

从上表能发现,强基计划入围规则在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更新,第一年发布新规,第二年扩大试点范围,进行进一步验证。

20-21年,入围考查方式比较单一,仅有高考成绩入围和学科竞赛奖项破格入围两类。
22年,复交南3校开始尝试初试模式;23年,除了复交南外,浙大、中科大、同济、厦大、西交大也启用初试模式(24年扩展到10校)。
2024年,北理、山大等8校都出台类似的“小破格”规则,即特定学科(一般为数学、物理或理综)高考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也可以入围校测(但和竞赛破格不同,无其它优惠政策)。

据此预测,2025年作为周期中的第二年,会有更多高校出台“小破格”规定,对于在高考数理方面具有优势的同学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精细化

了解“初试模式”和“小破格”规则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个规则适配的学生类型,分别是“高考成绩优秀,但数理特别拔尖”和“学科天赋优秀,但还没有达到破格标准”的学生。

现有强基计划入围规则适合的学生类型
入围方式 适合学生的特点
普通入围 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小破格 高考成绩优秀,数/理单科顶尖的学生
竞赛破格入围 在部分学科具有极强天赋并取得决赛金/银牌的学生
初试模式 在部分学科具有很强天赋的学生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小破格和初试模式也可以是看作是普通入围和竞赛破格入围的“补充条款”。

这也意味着,强基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正在不断趋于“精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逐步找到自己的赛道,甚至一些“偏才”“怪才”也能有很好的舞台来展现才华。

据此预测,2025年强基入围规则在现有框架下,也会出现更多更加细致的要求和标准,选拔出更符合本校本专业培养需求的人才。

专业有望再增加

“强基计划不只有数理化基础学科”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细数一下,这几年强基计划新增专业类别已经不少了,而且新增专业也基本遵循着“向外拓展、向内融合”的逻辑。

2020-2024强基计划所有招生专业汇总
年份 招生专业/新增专业
2020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物理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
物理)、化学类(化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历史学类(历史学、考
古学)、哲学类(哲学)、汉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
2021 生物医学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
2022 生物育种科学
2023 飞行器动力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
工程(航天材料类)、核工程与核技术
2024 船舶与海洋工程、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生态学

部分信息由AI工具汇总整理,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向外拓展

近两年很多高校都将自身优势学科纳入强基范围,比如哈工大复合材料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西工大航空航天类专业等。

可以发现,这些专业都是各校强势专业,甚至是“王牌”,哪怕它们并不是绝对的“基础学科”,影响进入强基招生范围。

向内融合

在“大类招生/培养”“跨专业培养”的大趋势下,强基专业不仅能向外拓展,更可以向内融合。比如北航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2024)就是由航空航天技术与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交叉产生;而大类招生更是可以把相关专业都融入大类中,无形中将更多专业纳入强基招生范围。

节选自光明日报报道

因此,2025年的强基招生专业范围,有极大概率会再次出现增长。

加速培养成常态

“贯通培养”“加速培养”是强基计划特色主义。2020年北京大学就曾传出“3+x”的强基培养方案:加速计划3+4,即本博7年完成;火箭计划3+3,即本博6年完成。

随后,绝大部分高校先后推出加速培养方案:上交大旭华班3年本科后可直通硕博、同济2+1+x模式、农大3+5模式······

当然,以往能进入加速模式的都是经过选拔和考查的部分同学。不过随着数年积累和优化,未来部分大学一定会把加速模式作为常态,并能否在此基础上,为个别天赋特别突出的同学开辟更加快速的通道?这十分值得期待。

简章提前发布?

2024年底,一则“2025年2月发布强基计划简章”的消息出现在网上,随后“强基报名、考查时间提前”的风声不胫而走。

经过多方核实,这条消息大概率是个“乌龙”事件,2025强基计划简章发布、报名和校考时间应与往年一致。

虽然这个事件是个乌龙,但它也给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了个醒:报名材料的准备、了解各校规则政策、复习备考这些事,一定要早做!决不能卡着最后期限!

否则一旦真的出现时间调整的情况出现,同学们和家长们就会面临时间极为紧张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成功报名!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强基计划2025强基计划备考2025强基计划政策变动

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考古学培养方案2025-04-23

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培养方案2025-04-23

北京大学2024-2025强基招生政策对比分析:笔试校测模式巨变2025-04-23

2025清华北大强基招生重磅开启,成功报考须做好哪3点?2025-04-23

2025华东五校强基政策对比,择校和备考上如何选择?2025-04-23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