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实施六年来整体框架趋于稳定,但39所试点高校每年仍会进行招生政策的微调优化。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两大方向性调整:一是多所高校拟取消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的破格入围通道,回归高考成绩主导的选拔模式;二是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首次进行系统性改革,预计将在选拔标准、培养方案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这两项变化或将引领强基计划未来的改革方向。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解读汇总
重点查看: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盘点2025强基计划六大变化,人大强基计划校测模式调整
一、校考时间调整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将校考时间调整为6月13日左右(高考后、出分前)
- 校考时间调整历程:
2022年:南大、上交、复旦率先调整
2023年:中科大、浙大等5校跟进
2024年:北航、兰大加入
截至目前,已有11所高校实施"高考后-出分前"校考模式
二、招生专业重大调整
- 中国人民大学:
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
提供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计算及应用双专业选择
理科实力提升:第五轮学科评估11个A+学科,计算机科学进入A类
- 其他高校新增专业:
北航:测控技术与仪器(含量子信息等4个新方向)
北理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数学/物理新增AI、集成电路方向
武大:数学新增智能科学方向
三、选拔机制改革
- 破格政策调整:
北航、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取消奥赛金银牌破格资格
反映985高校奥赛生源集中于清北的现实
- 单科成绩强化:
中国农大:数学145分可破格入围
中国海大:数学成绩加权(×0.3)
天津大学:专业差异化加权(数学×0.4,理化×0.6)
- 华中科大:特定科目高分可破格
四、招生规模扩大
- 地域扩展:
中国农大新增贵州、新疆
中国海大新增5省市
华南理工新增2省
- 专业扩容:
北航、北理工等7校新增11个专业方向
大连理工可选专业增至6个
注:以上调整显示强基计划呈现三大趋势:
选拔机制更注重学科特长与高考成绩平衡
培养方向向交叉学科、前沿领域拓展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覆盖范围更广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学科竞赛、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