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考,这可是咱山东娃儿们人生中的一大关卡。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山东的高考制度可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大文大理分科,到现在的“3+3”模式,每一步改革都牵动着无数家长和考生的心。齐鲁家长圈为大家盘点一下山东省高考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24年发生的重大改革,一起来看看吧!
一、1977年-1993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与探索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山东省与全国一道,迎来了教育的春天。1978年,山东实行大文大理分科,明确文科和理科考试科目,为后来的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山东高考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考试题型逐渐丰富,为提高考试质量创造了条件。
欢迎低年级考生和家长加入【山东高考升学群】,高一高二高三综评强基竞赛群都有!为大家分享山东高考政策解读、高中选科、综评强基、志愿填报、各类试题等重要信息!
扫码添加老师,备注年级及进群类型,如:山东高一强基
二、1994年-2001年:“高考3+2”模式的实施
1994年,山东省推出“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这一模式一直沿用到2001年,为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2002年-2013年:“3+X”模式与综合素质评价
2002年,山东实行“3+X”的高考模式,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此后,山东省在高考科目、计分方式、志愿填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07年,山东高考增加基本能力科目,全面实行自命题。2013年,山东首次实行平行志愿,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四、2014年-2020年:取消文综理综,实行“3+3”模式
2014年起,山东省取消基本能力测试,改为3+X模式。2018年,山东语文、数学使用全国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2020年,山东实行新高考,取消文综理综,实行“3+3”模式。这一模式允许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3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2021年-2025年:高考科目改革与艺术类专业细分
2021年,山东高考增加了书法类、舞蹈类统考类别,进一步完善了艺术类专业的招生体系。2024年,山东高考数学改革题型调整,试题数量和分数分配发生变化。2025年,夏季高考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期间与笔试合并,进一步优化了考试流程。
总的来说,山东高考的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为咱们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不管怎么变,我们都要积极适应,勇敢面对,毕竟,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小步,未来的路还很长。
1977-2025年山东高考历史事件发展表
年份 | 事件 | 简单总结版 |
1977年 | 我国恢复首次高考。 | 冬天恢复首次高考,文理分科确立。 |
1978年 | 大文大理分科确立。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外语作为参考。 | 明确文理科考试科目。 |
1980年 | 规定高考生报考条件为25周岁以下且未婚。外语考试成绩,按30%计入总分,专科学校仍可作为参考分。 | 规定高考生报考条件为25周岁以下且未婚。 |
1982年 | 外语成绩按70%计入总分。 | 外语科目开始纳入考试范围,按比例计入总分。 |
1983年 | 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报考专科学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各省、市、自治区确定。 | 生物满分调整为50分,外语成绩按70%计入总分。 |
1985年 | 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 外语成绩开始100%计入总分。 |
20世纪80年代中期 | 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出现选择题,后来运用到所有学科。高考作文一开始为写记叙文或读后感,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材料作文。 | 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 |
1994年 | 原国家教委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这种科目设置一直沿用到2001年。 | 高考3+2科目改革 |
1996年 | 山东高考计分模式采用标准分模式,满分900分,沿用到2000年。 | 采用标准计分模式。 |
1999年 | 高校扩招首年,全国本专科招生人数增加50%,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 | 高校扩招首年,本专科招生人数大幅增加。 |
2001年 | 山东高考使用原始分计分;青岛作为计划单列市,部分驻青高校的专业进入一本重点批次招生,青岛户籍一本省控线比全省低5分;这一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 | 山东高考使用原始分计分,取消年龄限制。 |
2002年 | 山东正式实行“3+X”的高考模式。外语考试增加听力,并计入总分。取消应届生加分政策;降低艺术特长生加分分值,由甲、乙、丙级加分由原来的50分、30分、20分降为20分、10分、5分;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由加20分降为加10分;取消有关行业单列的定向招生计划。 | 山东实行“3+X”的高考模式,外语考试增加听力部分。 |
2003年 | 高考提前一个月,定在6月7、8号;教育部批准全国22所重点大学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山东省普通本科省控线由原来的十几条分地市划线调整为八条分数线。 | 高考提前至6月,自主招生试点扩大,本科省控线调整为八条分数线。 |
2004年 | 山东本科一批以下批次省控线正式划为省属线、市属线、济青线三条分数线。 | 本科一批以下批次省控线正式划为省属线、市属线、济青线三条分数线。 |
2005-2006年 | 山东省在继续实行“3+X”考试方案的同时,语文、数学、英语3科首次自主命题,其他科目由教育部命题,即“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使用全国卷。 | 山东省在继续实行“3+X”考试方案的同时,语数外三科自主命题。 |
2007年 | 山东第一届新课标毕业生参加高考,为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山东高考增加基本能力科目,分值为60分,理综和文综分值降为240分,即采用3+X+1模式,全部考试科目实行自命题。 | 第一届新课标毕业生参加高考,增加基本能力科目。 |
2008年 | 新增四类特殊考生可享受优先录取政策。 自2008年开始,我省普通高校录取的本省新生,入学后一律不再办理户口迁移; 被外省普通高校录取的我省考生,可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
新增四类特殊考生可享受优先录取政策。 |
2009年 | 山东美术类首次进行统考。 | 美术类首次进行统考。 |
2010年 | 山东首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在本科三批及以下批次增加征集志愿。 | 首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增加征集志愿。 |
2011年 | 山东二本和三本批次合并,征集志愿扩大到本科二批。 | 二本和三本批次合并,征集志愿扩大到本科二批。 |
2012年 | 山东对口高职招生改革为春季高考; 本科一批实行征集志愿,专科一批和二批合并为专科批。 |
对口高职招生改革为春季高考;本科一批实行征集志愿,专科一批和二批合并。 |
2013年 | 省属线和市属线合并,本科二批省控线变为省属线和济青线; 山东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普通一本、二本、专科批常规志愿可报6个平行志愿学校; 首次进行高职分段贯通培养招生试点。 |
省属线和市属线合并,首次实行平行志愿。 |
2014年 | 山东取消基本能力测试,改为2007年之前的3+X模式; 取消听力考试; 取消济青线,山东各地市二本省控线统一; 首次进行地方农村专项招生; 取消户籍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 |
取消基本能力测试和听力考试,取消济青线,取消户籍限制。 |
2015年 | 山东外语科目使用全国卷,恢复听力考试;少数民族加分由10分降为5分;自主招生改为高考后进行。 | 外语科目使用全国卷,恢复听力考试;少数民族加分降低。 |
2016年 | 理综和文综使用全国卷; 首次进行综合评价和免费师范生招生。 |
理综和文综使用全国卷;进行综合评价和免费师范生招生。 |
2017年 | 山东首次进行免费医学生招生; 文学编导类首次进行统考; 少数民族加分取消; 一本和二本合并为普通本科批次,平行志愿填报学校数量增加到12个。 |
免费医学生招生首年;文学编导类首次统考;少数民族加分取消。 |
2018年 | 山东语文、数学使用全国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生、省优秀学生等5项加分; 美术和编导类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首次进行公费农技生招生。 |
所有科目使用全国卷,取消体育特长生等加分项目。 |
2019年 | 美术类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术类一般不组织校考; 非统考类别首次组织联考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委培师范生首次招生; 专科层次公费医学生首次招生。 |
美术类一般不组织校考;非统考类别实行联考并平行志愿投档;委培师范生首次招生。 |
2020年 | 山东实行新高考,考试科目,文综理综取消。 夏季高考实行“3+3”模式,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的3科。 语文、数学、外语(笔试)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6月8日下午;外语(听力)考试实行两次考试,均安排在1月8日上午,外语听力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外语科目成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10日。 志愿填报先选专业,后选学校“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意味着考生报考先选专业,后选学校。 取消自主招生,强基计划首次招生;疫情原因艺术类校考取消或者转为线上考试,倒逼艺术类招生录取模式改革。 |
实行“3+3”模式新高考,文综理综取消;夏季高考科目调整。 |
2021年 | 山东高考增加了书法类、舞蹈类统考类别。 新增加了航空服务艺术类联考类别。其中,文学编导类、播音主持类、摄影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为普通类一段线(去年是一段线的85%);美术类、音乐类、书法类、航空服务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为普通类一段线的75%(去年是一段线的70%)。 提前批公费生(师范、医学、农科)志愿设置发生变化。 今年报考公费生的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可填25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 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往年是填报16个专业志愿,有专业服从调剂。 |
增加书法类、舞蹈类统考类别;公费生志愿设置发生变化。 |
2024年 | 高考数学改革题型调整,几十年来,高考试卷都是22题。2024高考试题数量减少了3题。除单选题的个数和分数(8个,40分)不变外,其他题型在个数和分数上均有所调整,将原来的4个多选题(20分)、4个填空题(20分)、6个解答题(70分)分别减少为3个多选题(18分)、3个填空题(15分)、5个解答题(77分),其中只有解答题增加了分数。试题题型大调整解答题也不再是之前的三角、数列、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全考,而是六个板块中选出4个考查,最后一个题目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物化绑定,选择了物化的考生,竞争压力变小,非物化考生对于文科生或者单选物理单选化学的考生来讲,尤其是低分段的考生,录取的难度比往年加大。 专本贯通计划暴增,校企合作取消,强基计划破格入围,新增公费文物生。 艺术类专业分为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音乐类、舞蹈类、播音与主持类、表(导)演类、戏曲类等7个专业类别。 |
高考数学改革题型调整,艺术类专业分为7个类别。 |
2025年 | 夏季高考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期间与笔试合并 | 外语听力与笔试合并举行,小语种可能采取新试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