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以转专业吗?
    答: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专业,硕博阶段转段自由度相对高一些,不仅可以转到相关专业或其他交叉学科专业,还可以选择国家关键领域紧缺专业,像高端芯片、国家安全、智能科技、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相关专业。不同高校的强基计划转段率有所差异,大部分强基院校的转段率在60%-90%左右。 以南京大学为例: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南京大学实行本研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数学竞赛省二报强基有优势吗?
    答:有! 首先,在报名环节,省级奖项本身就是申请材料中的一大亮点,能够为你的申请增添分量。 进入入围环节,虽然单科小破格政策可能更倾向于省一奖项,但省二等奖依然证明了你在数学学科上的突出能力和潜力,这无疑会增加你通过正常选拔或获得关注的机会。 在校测笔试阶段,数学竞赛的经历,尤其是省级奖项的获得,能够让你在应对可能偏难或独特的试题时更加游刃有余。竞赛训练培养的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和抗压能力,都将在笔试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优势。对于数学竞赛生来说,笔试往往更能直接展现他们的学科特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考成绩并非顶尖,但数学竞赛经验丰富的学生,省二等奖可能成为你逆风翻盘的关键。复试是综合考察,你的竞赛背景将是你展示学科优势和个人潜力的有力武器。 此外,你完全可以将数学竞赛的经历和成果写入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中。部分高校会将此作为面试参考,甚至计入面试成绩。在面试环节,主动、自信地介绍你的数学竞赛之路,分享你的思考过程和收获,不仅能展现你的学科热情和深度,更能体现你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因此获得加分。 整体来看,数学竞赛省二虽然不是万能钥匙,但能在报名、入围、校测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为你提供助力,尤其是在校测环节,更能让你发挥特长,增加进入理想高校的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充分运用这份优势,并在各个环节中展现自己的真实实力和潜力。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强基计划报考一定要选服从调剂吗?
    强基计划专业调剂主要在符合考生选科条件的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一般不会调剂到不符合条件的专业组中。 回答:是否服从调剂也需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如果考生对特定专业有强烈偏好,且无法接受调剂到其他基础学科,则需要慎重评估是否报考强基计划,或转而选择普通批次的更匹配专业。因此,在决策时,既要把握政策红线,也要权衡自身发展需求,确保升学路径与长远目标相一致。 强基计划规定每位考生只可以报考1所院校。 除院校限报外,专业也有一定限报规则。2025年强基计划报考中,共有23所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且绝大部分不能调剂(除复旦大学、天津大学);16所院校限报一个专业组,或可报1至多个专业。22所院校规定不可以调剂专业;17所院校可选是否服从调剂。 在强基计划报考中,如专业组内有不想就读专业,可选择不服从调剂,如想增加录取率且不排斥专业,可选择服从调剂。 在专业选择方面,须更多以学生自身兴趣为导向,同时关高校注培养方案、本省招生计划情况、选考要求及校测考试科目。
  • 被高校录取后可以不去报到吗?会有什么影响?
    回答:不同省份对应的政策是不一样的,比如: 山东招生政策规定: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得退录、改录或换录。同理,招生高校也不得以考生自愿放弃志愿为由退档。即考生网报志愿后不得申请退档,省级招办和高校也无权同意退档。 小贴士:正确处理录而不读的情况 如果确定不去报到,建议提前联系高校招生办,说明情况并申请自愿放弃入学资格,避免影响后续录取或征信记录。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书面放弃声明,未及时办理可能影响学籍注销,导致第二年无法正常高考报名。 如果是复读生,需关注本省政策,部分省份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填报数量或批次。 大学开学不去报到有什么影响? 1.限制报考专项计划的资格 按照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可能会被记入诚信档案 部分省份或地区对于被录取不去上学这种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是将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同分排在应届生后(比如山西),甚至直接停止录取,或减少明年的志愿填报数量。 3.第二年可同应届生一样参加高考,但部分学校、专业有限制 大多数被录取不去读大学的原因,是考生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水平,决定去复读。这种情况是不受影响的,来年可以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参加高考。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复读生在高校录取中与应届生有所区别,甚至有些专业受限制。 通常情况下,只有军队类院校、保送生、医学类本硕博连读等对是否为应届毕业生有要求。对于想报考的考生来说,一定要提前通过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情况。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对于录取了不去报到务必要多方思考、慎重选择。建议考生在决定前充分了解本省政策,并尽量与高校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复读生报考强基计划奖项和入围条件有限制吗?
    当然可以。 强基计划对考生在高中阶段所获得的竞赛奖项和参与的活动经历均予以认可,复读生若持有相关奖项,亦可在申请时提交。 然而,今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特别规定,破格录取仅面向应届生,即便复读生持有金银奖牌,也无法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强基计划。至于其他院校,目前暂无此类限制。 但请注意,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要求每年都可能略有调整,因此,准确信息还需参照当年各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如果仍有疑问,建议直接联系相关院校的招生办公室咨询。 此外,复读生在报考强基计划时,其学考成绩依然有效,只需使用高中阶段所在省份统一规定的学考成绩即可。 (推荐阅读:2026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与政策解读合集)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复读生能报考强基计划吗?
    答:能!复读生可以放心报考强基计划,降分冲击985高校!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与高考报名相关联,符合当年高考报名考生身份的都可以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②强基计划招生对象为: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招生对象中并未对考生身份是否为应届生做出约束 ③查看近年来各院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其中并未有明确要求报考学生必须为应届生。 戳查看近三年强基招生简章内容 年份 招生简章内容 2025年 查看 2024年 查看 2023年 查看 所以综上所述,复读生能报考强基计划,大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报! 免费福利领取💯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无竞赛背景报考强基计划,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
    ​​​​​​​重视高考成绩 作为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优异是必然要求。且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计算中占比85%,非竞赛生在校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高考成绩的提升,减少校测带来的过大分差。 校测备考要有侧重 强基校测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因此无竞赛经历的考生应该提前校测备考,越早越好,可以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多做一些历年试题,可以了解强基校测考情及试题难度,也可以听一些课程,寻找课外老师帮助等。 关注校测只考面试的强基院校 面试更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对于校测不占优势的非竞赛生,校测只考面试的强基院校备考起来更有侧重,是更优选择。 *2025年共有15所强基院校只考面试,分别为: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 没参加竞赛会影响强基计划校测成绩吗?
    答:可能会! 在强基计划入围规则下,入围考生高考分数会非常接近。此时校测成绩就变得尤为重要,根据往年参加强基考试的考生反馈: 校测通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测,其中笔试部分可能涉及较高难度的学科知识,接近竞赛水平,因此有竞赛经验的考生可能在解题思维和应试技巧上更熟练。 然而,无竞赛背景的考生通过系统化的强化训练,如研究历年真题、提升逻辑分析和学科综合能力,同样可以取得优异成绩。 此外,面试环节更注重学术潜力、科研兴趣和综合素质,竞赛并非必需项。总体而言,竞赛经历可能有助于校测,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关键仍在于考生的学科基础、备考策略和临场发挥。合理规划复习方向,弥补自身短板,无竞赛考生仍有机会在强基校测中脱颖而出。 因此,对于很多没有竞赛基础的考生都来说,因为对题目风格不熟,没有解题思路,在校测笔试环节中可能会不占优势。这往往是竞赛生和非竞赛生拉开差距的地方,因此如果你没有参加过相关的竞赛,想要在强基校测中不占下风的话,需要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竞赛知识,提前练习各大学校的校测试题等! 免费福利💯 ①《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280574032779336 ②《2024-2025强基校测真题汇编》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74939358100981284
  • 没竞赛奖项能报强基计划吗?
    答:可以的!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在强基计划招生对象中共分为以上两类,有竞赛奖项的主要为第二类考生;没有竞赛奖项,可以作为第一类考生报考强基计划。 例:某同学没有参加任何竞赛考试,平时成绩稳定,高考成绩692分,校测成绩11.46分,成功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化学生物学专业录取。他的成功在于稳定的成绩和充分的备考准备。 强基计划备考攻略: 首先,要全面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政策和报考流程,包括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等。这有助于你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明确目标。 其次,要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积累,强基计划旨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因此对基础学科的知识掌握要求较高。你可以通过系统复习教材、参加课外辅导班或线上学习平台等方式,加强对基础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积极参与学科相关的研究项目、科技创新活动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可以关注一些针对强基计划的辅导资料和培训课程,了解考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提高备考效率。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备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压力,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自信,同时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身体健康,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 总之,没有参加竞赛同样可以报考强基计划,只要你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同样有机会在强基计划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全面了解招生政策,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积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态。相信只要你认真准备,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在强基计划的选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 非竞赛生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答:可以。目前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共分为两类,第一类:综合成绩优异争取入围机会的学生;第二类:学科竞赛特长,通过金银牌奖项可破格入围的学生。 对于非竞赛生来说,可以作为第一类考生报考强基计划。 首先,作为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优异是必然要求。考虑到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计算中占比85%,非竞赛生在校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就需要注重高考成绩的提升,减少校测带来的过大分差。 其次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难度,普遍比高考试题难一些,接近或等于竞赛复赛水平,因此,这也是竞赛生和非竞赛生可能有差距的环节,所以竞赛零基础的考生想要成功突围强基,需要扬长避短。 温馨提示: 近年来,高校招生政策持续向竞赛生倾斜,五大学科竞赛奖项已成为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保送清北的重要敲门砖!竞赛不是捷径,而是能力的证明!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五大学科竞赛交流群"!同时为了方便考生备考五大学科竞赛,我们精心整理了《五大学科竞赛近10年试题及答案》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8674239624844801 扫一扫即可进群 ​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邀您进群~
共 419 条
  • 1
  • 2
  • 3
  • 4
  • 42
前往
我要提问
  • 2025强基计划备考指南

  • 2025综合评价认可竞赛奖项

  • 2025综合评价招生要点

  • 2025综合评价报考指南

  • 2025强基招生政策

  • 2025强基计划转段名单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竞赛经验

    竞赛经验

  • 热门讲座

    热门讲座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6”,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