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强基计划的36所试点高校均在校测中安排了面试环节,这对于多数报考强基计划的高中生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对于毫无经验的高中学生来说,面试的陌生感和临场发挥能力可以打上一个问号。为了帮助今后的考生提前了解强基面试,在面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自主招生在线团队结合2020年情况对强基计划面试形式和内容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强基计划面试时间
强基计划的面试时间由各高校决定,一般是在高考之后进行,预计2021年在7月底进行测试。从2020年强基计划的招生情况来看,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中有15所高校仅有面试,21所高校先笔试再面试,前者强基面试时间只需一天完成,后者强基笔、面试分两天进行,可能对考生采用分批次安排,具体的时间地点将在准考证/测试单中写明,并届时通过强基报名系统发送至考生。
面试形式及内容
多数高校的面试将分专业进行,其目的在于分别测试专业志向和兴趣特长,多数院校对于面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浙江大学就明确说明面试以小组面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思想品德、诚实守信、专业素养、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
强基面试内容会依据“综合素质档案”,考察学生的科研理想信念、是否具备与学校教学特色相符的学子潜质、家国情怀、问题创新意识、与人沟通交往技巧、思维敏锐性等,此为一般情况下强基计划面试形式及内容。
通常面试主要考察以下七个模块:
(1)考察考生个人基本情况;
(2)考察对目标高校的了解;
(3)考察对目标专业的认知;
(4)考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5)考察学科特长思维;
(6)考察社会生活常识;
(7)考察价值观和世界观。
多所高校说明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也有如大连理工大学采取专家、考生、试题“三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既划定了考试的考题范围,又有一定的随机性。全程录音录像的措施使得考试有迹可循,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对于以“基础学科领域突出才能或表现”入围的二类考生,部分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面试会单独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业面试,根据不同培养方案分别制定测试内容,深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逻辑思维能力,还问及考生道德伦理相关问题以及所参加社会活动经历,考察学生的公民素质及人文素养。
部分高校对面试提出了特殊要求,值得考生关注,如中国海洋大学:综合面试可能会考察考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中南大学:与往年自主招生一样,采取站点面试。分为科学思维、创新想象、公民素质、人文素养、个性特长五个站点,每个站点对应一个方面的考核。每位考生须参加5个站点的考核,每个站点的考核时间为5分钟。
也有多数院校提到关于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面试参考材料,这也提高了考生在报名阶段对于材料准备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简章中提到专业测试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专业相关领域学习兴趣、发展潜力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使用。
有一点在这里特别为各位考生列举:浙江大学强基计划面试形式以小组面试开展,给出相应题目供讨论,面试内容包括五个维度“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学科基础知识、综合素质、诚实守信”,面试结束后由每位考官独立评判打分;吉林大学明确说明在强基计划面试中包括英语口语环节,考生准备面试时,应留意无领导小组讨论技巧及英语口语训练,有备无患。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