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落幕,金银铜牌各大奖项揭晓。和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起来看一下吧!各省中学获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拔尖人才培养实力,影响初高择校及升学规划。
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及时、准确的掌握最新高考招生政策资讯,自主选拔在线特成立【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欢迎各位同学、老师、家长加入本群一起交流学习!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
如加群失败,可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5)为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哦~
2023年五大学科竞赛共2613人次获奖,银牌及以上1985人次,获得强基计划破格资格。各学科金银牌破格比例均在73%以上,其中,数学破格比例79%。
五大学科竞赛中,除化学外均可统计到选手年级,高三仍是主力军,但在数学、物理等比赛中不乏高一、高二就获得金牌/入选国集的学霸大佬。
自主选拔在线提醒
学科竞赛获奖有持续增加以及低龄化趋势,这对初高中考生的规划培养产生很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学科竞赛还要学吗?有必要
学科竞赛奖项的含金量和认可是毋庸置疑的。清北华五等顶尖名校多元录取格局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始终备受青睐。
近年名校强基、综评政策频繁调整动作,校测笔试权重增加、强基校测提前、南大综评竞赛/非竞赛分别竞争等,都体现出对学科特长考生的利好趋势。
以清北华五名校为目标的考生,培养学科思维、拓展研究性学习能力、接触竞赛,非常有必要!
2、不做偏科生,“竞赛+综合”两手抓
考生家长要清晰认识到当前竞赛的“出路”。在当前竞赛生的十余种升学路径中,仅靠竞赛成绩就能录取名校的只占少数,且条件非常高,能录取的都是极具天赋的少数人。想要顺利录取名校,综合成绩不能太落后。
3、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相关人才的早期培养、个性化教育和大中衔接的探索,是需要迫切探索解决的课题。
清华、北大、上交、复旦等高校大中衔接活动,以及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都已经在破冰探索。名校招生格局也一再打破传统年龄限制、高考选拔限制,选拔有天赋的、有学科特长和兴趣,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最早从初三就有机会参与名校录取。
初高中家长紧跟政策,提高规划意识,重视优秀考生早期发现及培养,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4、以终为始,做好生涯规划
积极关注保送、强基、综评、专项、中科大少年/少创班、清华丘班、清华攀登、北大英才班、北大卓越、港校等多元升学路径,积极参与科研创新、科研探究、科研实践等活动,培养相关素养和能力,以争取更多升学机会,增加升学的可选择性。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原创编辑,数据来源于各学科竞赛委员会官方,如需转载,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授权并表明完整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