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发布,2025 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近4000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00 余名,自主选拔在线江苏新高考团队整理相关简章内容,以便考生及家长参考!
推荐阅读:2025年985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扬州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 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 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 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 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8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59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4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10个,“十四五”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0个,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6个、二期项目60个,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8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2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及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 本科课程3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扬州大学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 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案例入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学习白皮书》,连续八次捧得全国“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多次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并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900多人,医护人员2200多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15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3人,全国“最美教师”1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入选者(含青年)11人、B类入选者9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4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0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7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8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11.9亿多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7项、何梁何利基金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项。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十三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7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覆盖”;获得部省级自然科学类成果奖152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16项,人文社科类部省级成果奖105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22项。
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智库建设,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1个,1项 成果转化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多项成果获国务院和江苏省领导批示。编撰出版《扬州通史》。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校企联盟950多个,省级校地研发平台32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380多个,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工作已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格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省级表彰。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阿10+1高教合作、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苏港澳高校合作联 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56个国家(地区)的3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5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智项目97项。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广泛开展留学扬大行动 计划,海外学生2400多人,生源国80多个,4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集体。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探索 创新“一融双高”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建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获评“全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连续被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党委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从通州兴学、奠基立业到迁扬办学、艰苦创业,再到六校合并、开创新业,学校在长期 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 色。学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 的一面旗帜”。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41.7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63.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37亿元,图书馆藏书402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 构示范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梦想开启新征程。扬州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教 育大会和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对学校作出的“优化组合、转型化合”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信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纵深推进“第三次创业”,早日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奋力谱写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现代化新篇章!
校 训:坚苦自立
校 风:求是、求实、求新、求精校庆日:5月19日
地 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 号邮 编:225009
二、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学院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0514-) |
电子邮箱 |
学习方式 |
所在校区 |
文学院 |
陈旭 |
87975546 |
chenx@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瘦西湖 |
社会发展学院 |
刘正荣 |
87975505 |
zrliu@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瘦西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陈颖洁 |
87984631 |
cyjie@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江阳路南 |
法学院 |
苗朝阳 |
87971659 |
fxyyjs@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
叶苗 |
87975430 |
jkyjs@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瘦西湖 |
新闻与传媒学院 |
袁玮 |
87972282 |
yuanwei@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荷花池 |
外国语学院 |
李凯 |
87971006 |
likai@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数学科学学院 |
张帆 |
87975384 |
fanzhang@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瘦西湖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薛欣晨 |
87975542 |
xcxue@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瘦西湖 |
化学化工学院 |
党香香 |
87976568 |
xxdang@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瘦西湖 |
体育学院 |
赵南见 |
87991075 |
njzhao@foxmail.com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机械工程学院 |
张敬尧 |
87978377 |
zjyown@sina.com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林雪美 |
87993859 |
xmlin@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孙西美 |
87979409 |
xmsun@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邢云 |
87979502 |
xyun1901@163.com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江阳路南 |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
郭建 |
87971327 |
1284660571@qq.com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郝如建 |
87979580 |
rjhao@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农学院 |
陈专专 |
87979234 |
007690@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植物保护学院 |
王燕萍 |
87972013 |
ydzbxy@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园艺园林学院 |
林肖剑 |
87869579 |
linxiaojian@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包红艳 |
87977289 |
hybao@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兽医学院 |
陈莉 |
87991418 |
007238@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吴梅 |
87991559 |
008235@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殷现元 |
87978824 |
yxyjs@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江阳路北 |
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马宏昕 |
87974902 |
007032@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江阳路北 |
商学院 |
李婉贤 |
87991905 |
006904@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旅游烹饪学院 |
夏菁 |
87978016 |
006638@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柳聚阁 |
87978096 |
liujuge@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扬子津 |
音乐学院 |
卢迪 |
87979051 |
ludi@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文汇路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史波 |
87979076 |
shibo@yzu.edu.cn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江阳路南 |
碳中和技术研究院 |
王爱丽 |
87586251 |
wangal@yzu.edu.cn |
(全日制) |
扬子津 |
三、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别
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及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考生在报考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三)招生计划
2025 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近4000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00 余名,上述招生计划中均包括推荐免试研究生。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拟招生数,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等情况进行调整。
(四)推荐免试
我校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外,其他各招生学科、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
(五)“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考生。“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六)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体检要求,其中乙肝检测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要求。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 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原则上要求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或取得425 分以上成绩,外语类专业要求取得相应的专业外语四级证书)或至少取得自考本科7门课程合格证书,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不得跨门类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本科结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生)报考者、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取得复试资格时,需加试所报考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两门。
其他报考要求:
(1)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 年以上工作经验;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
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 年以上工作经验。
(2)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求: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的毕业生不得报考)。报考法律硕士(法学)要求:之前所学专业为法 学专业(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的毕业生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报考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中医硕士专业学位者,须分别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指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计划)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已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
(七)报名与考试
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24 年10月15 日至10月28 日,每天9:00-22:00;第二阶段为网上确认,确认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布,网上报名时请注意查看报考点公告。考试时间:2024 年12 月21 日-22 日,详情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网:https://yz.chsi.cn,或公网:https://yz.chsi.com.cn)查阅。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八)学历(学籍)
考生填写的学历(学籍)信息须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上的信息一致。报名期间系统对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网报提示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校验。
(九)录取办法
①根据国家有关录取政策、招生规模和生源等情况确定各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复试名单;②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专业课考试、外语听说能力水平测试和综合情况面试等;③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含初试成绩及复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品德考核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含心理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十)2025 年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一览表
学院 |
专业代码 |
学科专业类别(领域) |
联合培养单位 |
拟招人数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
硕士100人 左右 含全日制 和非全日制 |
化学化工学院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501 |
机械工程 |
||
085502 |
车辆工程 |
|||
095136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
|||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
125600 |
工程管理 |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901 |
土木工程 |
||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095133 |
畜牧 |
||
095134 |
渔业发展 |
|||
兽医学院 |
095200 |
兽医 |
||
医学院 |
100200 |
临床医学 |
||
100100 |
基础医学 |
|||
100700 |
药学 |
|||
105600 |
中药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320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086003 |
食品工程 |
|||
095500 |
食品与营养 |
|||
数学科学学院 |
070104 |
应用数学 |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
硕士50人 左右 全日制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070200 |
物理学 |
||
化学化工学院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
机械工程学院 |
085501 |
机械工程 |
||
085502 |
车辆工程 |
|||
095136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
|||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085400 |
电子信息 |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5902 |
水利工程 |
||
08150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
081502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
085801 |
电气工程 |
||
085802 |
动力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095132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2802 |
农业水土工程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硕士25人 左右 全日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095132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
植物保护学院 |
095132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
园艺园林学院 |
095131 |
农艺与种业 |
||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090500 |
畜牧学 |
||
095133 |
畜牧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095500 |
食品与营养 |
(十一)学制与学费
我校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 年(非全日制艺术类专业硕士学制为4 年),具体以培养方案为准。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 元/年·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0 元/年·生(其中会计硕士20000 元/年·生、艺术类专业硕士12000 元/年·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00 元/年·生(其中工商管理硕士30000 元/年·生、公共管理硕士20000 元/年·生、工程管理硕士20000 元/年·生)。
(十二)奖助体系
我校对纳入全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非定向研究生设立学业奖学金,特等学业奖学金12000 元/生·年;国家助学金(有固定收入者除外)6000元/生·年;还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元/生·次)、校长特别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以及“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等,具体奖助政策请咨询我校研究生工作部。
(十三)其他事项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学校将根据校内校外资源情况统筹安排全日制研究生住宿,住宿费按学校有关规定缴纳。
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yjszs.yzu.edu.cn/)或扫描封面上的二维码登录扬州大学研招服务平台,联系电话:0514-87979213(兼传真),电子邮箱:yjszs@y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