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江苏站

登录 | 注册

扬州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5-04-21 14:00|编辑: 赫敏|阅读: 10

摘要

扬州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2024年共有本科毕业生7372人,境内升学、出国/境留学共 2414 人,升学出国率为 33.69%!具体情况,请跟随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 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 计划 A 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 校前身是 1902 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 专科学校;其他 4 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 年,学校由扬州师 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 校等 6 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 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3 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33700 多人, 各类博、硕士研究生 15800 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1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 51 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3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38 个,博士后流动站 22 个;拥有国 家级重点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省优势学科 10 个,“十四五”省一级学科重 点学科 10 个,农业科学、化学等 2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 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 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等 13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近期,扬州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具体请跟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基本情况

从通州兴学、奠基立业到迁扬办学、艰苦创业,再到六校合并、开创新业,学校在长期 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 色。学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 一面旗帜”。校园占地面积 6000 多亩,校舍建筑面积 141.7 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 63.46 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4.37 亿元,图书馆藏书 402 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 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 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荣誉。

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6 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6 个、二期项目 60 个,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38 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 养项目 8 个,30 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及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 本科课程 39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14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3 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 课 2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5 门,国家级教学团队 3 个, 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2 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 个,国家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5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8 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6 项和中国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1 项。学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扬州 大学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 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校混合 教学改革案例入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学习白皮书》,连续八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多次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并捧得 “优胜杯”,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3 项。

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 6000 多人,其中专任教师 2800 多人,医护 人员 2200 多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 1600 多人,博、硕士生导师 3500 多人,自主培养的中国 工程院院士 2 人、外籍院士 3 人,全国“最美教师”1 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 A 类入选者(含 青年)16 人、B 类入选者 10 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4 人,“杰出青年科学 基金”获得者 8 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 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个,“百 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4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2 人,“创新人 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 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1 人。

学校 2024 年新增宁夏、西藏招生省份,除港澳台外,实现全国所有招生省(直辖市、自 治区)招生,招生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普通本科招生专业共 104 个,停招专业 4 个,新增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数字经济专业,新增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专 业为应用化学),新增翻译+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招生计划总数 8400 个,新增 464 个,为历年之最,实际招生 8400 人。省外生源 1811 人,占实际招生总数 21.56%,江苏省内 生源 6589 人,占比 78.44%;男生录取 4249 人,女生录取 4151 人,男女生占比分别为 50.58%、 49.42%。体艺类学生 513 人,约占 6.11%;师范类 1137 人,约占 13.54%;文科类(历史等科 目类)1793 人,约占 21.35%;理工科类(物理等科目类)6135 人,约占 73.04%;其他类 472 人,约占 5.61%。

2023 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8453.06 万元,本科专业建设支出 9835.21 万 元,实验经费支出 1746.56 万元,实习经费支出 1367.43 万元。

学习效果&就业

学生对本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 98.83%,对学校环境设施的满意度为 97.36%,对学校生活服务各方面的满意度为 96.66%。

2024 年共有本科毕业生 7480 人,实际毕业人数 7372 人,毕业率为 98.56%,毕业学生学 位授予率为 99.96%。

2024 届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出国/境留学共 2414 人,升学出国率为 33.69%(注: 升学、出国/境率的统计去除定向培养的毕业生,定向生原则上不允许考研)。

招聘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为 90.52%。

用人单位评价我校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满意比例为 90.49%、管理能力满意比例为 86.55%、 应用分析能力满意比例为 85.46%、沟通交流能力满意比例 85.05%、科学思维能力满意比例为 83.02%。

2024 届毕业生更加高质量充分落实去向。结合初次就业率来看,一是本科毕业生升学数 量、质量持续攀升。其中,42.91%的学生选择在本校升学;从选择升学至其他培养单位的情 况来看,有 75.82%的学生赴“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为本科毕业生更好地拓展生涯路径打下 良好基础。二是服务国家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就业更明显。毕业生主要在长三角地区、长江 经济带、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经济活跃地区就业,其中留苏就业率达到 79.22% (不含应征义务兵、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三是体制内就业质态更良好。有 798 名毕业生在 中初等教育单位工作,136 名毕业生在医疗卫生单位工作,222 人在机关、高校或其他事业单 位就业,407 名毕业生在国企单位就业。四是基层建功立业导向更有力。积极宣传基层就业项 目,引导毕业生赴基层锻炼成才,唱响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有 360 名毕业生通过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三支一扶”“苏北计划”等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落实就业,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组织完成 2023 级本科生转专业 工作,共有616 名本科生转入相应专业学习。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重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扬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重点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汇总,就业情况大盘点2025-02-12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