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江苏站

登录 | 注册

再启新篇!南京大学与全国重点中学“零年级计划”深入推进

2025-02-10 16:43|编辑: 郭老师|阅读: 16

摘要

南京大学与全国重点中学合作的“零年级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一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和学术志向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提前接触大学学术氛围的机会。通过“零年级计划”,学生们可以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参与南京大学的课程学习和研究项目,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11月,南京大学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全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零年级计划”合作全面启动。目前,南京大学各招生组已陆续与各省市重点高中对接,全面落实“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贯通培养的“南大方案”落地与施行。南京大学正以优质教学资源,支撑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优质育人资源,筑牢中学生的强国之志和创新之基。

“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地球科学零年级计划先修课程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双高”融合,进一步携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和环境学院(以下简称地学四院)于2024年9月在金陵中学启动“地球与行星探秘”地球科学先修课程。

  本次课程共十二节,由来自地学四院的专家学者为金陵中学学生们授课。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同学,将获得南京大学先修课程学分互认系统的1个选修课程学分。

  12月3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谢豪老师,课程题目:地球物质能量循环和人类发展。

  在这节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能源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当前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破局的思路。首先,讲解了地球上可利用的各种能源类型,以及它们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接着同学们了解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从石器时代、古代社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迭代的驱动。同学们学习到了化石能源的形成机制,勘探开发方法,以及页岩油气革命的重大意义。随后课程转而讲述当前我们面对的两个重大瓶颈,即碳排放引发气候问题以及清洁能源产能爬坡的挑战。同学们对于绿色能源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设施和关键金属感到任重而道远。最后,课程还探讨了氢气能源的可能性。

  12月10日,环境学院黄蕾老师,课程题目:元素与人体健康。

  首先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发生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经典公害事件;其次,讲解了我国元素,如重金属五毒元素“镉、铅、砷、汞、铬”在环境中的现状、赋存形态、时空分布规律:接着,普及了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典型元素源识别、暴露剂量分析、健康响应、风险表征、风险感知和风险调控这六个部分的全过程风险评估与管控研究流程;此外还简单阐述了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益元素可以提升健康水平,例如元素钙、硒等;最后,详细介绍了7个实际研究案例,让学生们能感受到科学研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了解身边的危害元素有哪些,提醒自己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和养成风险防范意识。

  12月17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谢月清老师,课程题目:水土污染与防治。

  水土污染影响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会威胁到公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护水土环境至关重要。本次课从水文循环过程引入,首先介绍了地球关键带的构成,阐述了地下水与地表水在循环时间、流动规律等方面的差异性。然后重点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当前的污染形势,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治理的复杂性。最后,本次课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基于物理与化学的治理技术。最后,授课老师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数理化,未来可在水土污染防治方面发挥作用。此外,授课老师还倡议同学们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垃圾产生,为保护水土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2月24日最后一次课程,同学们通过11位授课老师精心准备、高度凝练的问题回顾了前面几次课程的精彩瞬间和重点内容,在前期课程的熏陶下,同学们开动脑筋、奋笔疾书,写下了自己对地球与行星科学的理解,收获和展望,通过一张张答卷为本科《地球与行星探秘》课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授课活动是地学四院通过跨学院、跨学科协调优质科教资源,集中中青年骨干教师,在中学开设融合课程,旨在将高校教育资源前置到中学,探索高校与高中的融合,从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筑牢中学生的强国之志和创新之基。

“南京大学-金陵中学”人文学科零年级计划先修课程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切实促进双高联动发展,进一步携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南京大学文学院于2021年3月在金陵中学启动“经典导读”“文学创作”等人文学科零年级计划先修课程。过去四年中,徐兴无、董晓、王彬彬等多位大学知名教授连续7个学期组团走进金中,在中学讲台上点亮人文之光。

  南京大学人文先修课程由文学院各专业的教授共同授课,通过讲授中国历史上文学与艺术经典(含作品及理论经典),引领学生领略古今中外文学与艺术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同时解析经典名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后,获得南京大学先修课程学分互认系统的1个选修课程学分。

  四年来,已开设的课程内容有:《论语》《孟子》选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鲁迅作品选读;当代小说、当代诗歌、文学创作、《金蔷薇》和《红字》等。授课教师傅元峰教授表示:给高中生上课,并不是提前教育,不是将大学课程“照搬”进高中,“我们要做的是播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种子,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探索。”

  第一年听课的学生已步入南大,经过考核,顺利拿到学分。毕业于南京大学金陵中学的王子豪,对南大文学院的老师们印象深刻,“……老师们教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如何查阅文献,做好高中与大学的课程衔接。”王子豪的高中同学李轩轶,更是因为南大教授的讲解而迷上了《红楼梦》,甚至在自己大学入学的行囊中都放上了一本《红楼梦》。“我和王子豪现在都在环境与健康实验班就读,大学里还是同学。虽然没有选择文科专业,但中学阶段的这段学习经历,极大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对我们大学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李轩轶说。

  徐兴无教授认为:“我们读经典,是想用经典中的价值观来反思现代文明的功利的价值观,最终达到一种和谐。重视经典是利用古代的资源改善我们今天的社会。因此,我们要重视经典,但不迷信经典。”

  自2024年起,南京大学人文先修课程由面向一所中学扩大为面向全国优秀中学生。每年暑期,南京大学以文学营的形式将“南大人文课”向全国中学生开放,让更多学子受益。

“南京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大气科学零年级计划先修课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激发中学生对大气科学专业的兴趣和探索热情,讲好大气故事、讲好南大故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开设“大气风云”大气科学先修课程。

  本次课程共10讲,邀请学院10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学生授课,授课内容涵盖了极端天气预报、应对气候变化、“双碳”、AI与大气等多个前沿热点话题,知识覆盖面广,授课形式多样,为中学生朋友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大气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智慧之窗。

  此次课程已顺利完成。未来,双方将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为指引,汇聚双方智慧与力量,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和人才共享,通力协作、携手共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南京大学,由自主选拔在线江苏新高考团队(微信公众号:jsgkxsq)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南京大学零年级计划南京大学拔尖创新培养

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六)生物试题及答案2025-02-14

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六)语文试题及答案2025-02-14

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六)英语试题及答案2025-02-14

广东2025年高三2月大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25-02-14

广东2025年高三2月大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5-02-14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