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文科营的同学们迎来了此次“数智社会体验营”的最后环节——辩论赛。一起和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来看看现场辩论赛的氛围吧!
清华大学2024年至善书院“数智社会体验挑战营”纪实(三)
一、辩论赛
7月27日上午,文科营的同学们迎来了此次“数智社会体验营”的最后环节——辩论赛。在辩论赛中,每个小组均上场 4 位成员,按照“开篇立论、二辩质询一辩、二辩陈词、四辩对辩、三辩质询对方任意一位辩手、三辩陈词、自由辩论、四辩总结陈词”的顺序进行辩论。
// 第一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否利大于弊?
本场辩论由“时代记录者”小组担任正方,他们的观点为“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辅助教师工作,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对教育领域有积极的影响”。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虽然在刚诞生时可能会遭受非议,但是只要合理使用就能推动教育发展。首先,在未来社会,学习使用人工智能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学生不会使用人工智能,难以实现全面发展。其次,人工智能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可以带给山区孩子更多信息。最后,人工智能还能显著提升教育效率,在查找资料等活动上尤为明显。
“灵魂摇撼家”小组作为反方,观点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削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减少人际互动,对教育领域产生负面影响”。首先,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让人们更容易获得答案,从而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使人们难以和其他人开展深度沟通,这不仅限制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更阻碍了人的社会化。最后,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不利于人的品质培养,在教育领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势必会使青少年缺乏真人的培养,不利于他们社会品质的养成。
第二场:从全球范围看,数字技术加大了还是缩小了区域间经济差距?
本场辩论由“正外部性释放者”小组担任正方,他们的观点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加快了各经济体向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生产率,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这是因为数字技术催生了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从而缩小经济差异。
“田野观察家”小组作为反方,他们认为“数字技术的充分利用依赖于经济发展基础,不同的经济基础使得技术使用程度形成差距,扩大了区域不均衡”。在经济上,数字技术的运用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资金。在产业上,数字技术的运用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政策上,数字技术的普及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三场:社交媒体让中学生的心智变得更封闭还是更开放?
本场辩论由“世界纵横师”小组担任正方,他们的观点是“社交媒体形式灵活、更新迅速、渠道众多,可以提供远超传统媒体的信息量,帮助中学生了解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因此会让中学生的心智更开放”。首先,大量的信息又是心智开放的基本前提,而社交媒体有着形式灵活等特点,使得它可以供给给中学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巨大量的信息。其次,社交媒体信息来源具有多元性,利用社交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最后,社交媒体的普遍广度和传统媒体的普遍深度可以精巧地结合,二者的优势互补可以发挥1+1>2的作用。
“明德守卫者”小组作为反方,他们认为“社交媒体基于算法,大量推荐同质信息,从而形成彼此立场高度相似的线上‘同温层’,甚至造成‘信息茧房’,进而导致中学生的心智更封闭”。首先,快节奏的时代和人脑容量的有限性让当代中学生在社交媒体中客观上就没有时间接纳各种信息,进而导致了其更封闭。其次,人天生的偏好和社交媒体的商业机制会不断加剧我们的信息茧房。
// 第四场:人工智能参与生产、提供服务,是否有利于人类的解放和发展?
本场辩论由“乌托邦邦民”小组担任正方,他们的观点是“人工智能承担大量重复性的劳动,把人从劳动(labor)的必然性中解放出来,使人能够投入创造性的工作(work)和公共性的行动(action),有利于人的发展完善”。首先,ai把人类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也可以代替人们从事高危工作,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和价值的工作中。其次,ai对我们的幸福有促进作用,例如,它帮助残疾人士通过假肢等技术重新获得行动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不完全理性人”小组担任反方,他们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取代了人的地位,但并未创造出足够多的新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反倒使大量人口成为数智时代的弃民,加剧了剥削与压迫,不利于人的解放与发展”首先,由于人工智能将会代替大量的重复性,低级的劳动,在短期内,众多相关从业者的生计会遭遇巨大冲击,难以维持较好的物质基础。其次 ,人工智能往往被掌握在资本力量手中,资产阶级会将人们的发展认知局限在消费领域,而忽视了其他谋求发展的可能,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阶级固化。
// 郑博中学长点评
本次辩论赛结束后,辩论赛主席、校辩论队的郑博中学长发表了点评。他首先对同学们的辩论技术进行了高度评价,直言“大家的精彩展示超出了我的预期”。随后,郑学长鼓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培养深入且具体的思考习惯,并且要重视对事物机制的详细解释。他的这些建议无疑为同学们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 孙宇辰老师点评
社会科学学院的孙宇辰老师在辩论赛结束后也进行了深刻的点评。孙老师首先阐述了本次辩论赛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对四个辩题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同学们将有助于在未来的学术旅程中培育出扎实的社科思维能力。接着,孙老师提出了他的建议,他提醒同学们在辩论时应避免构建过于宏观而不切实际的框架。他鼓励同学们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并在确立立场之后,深入挖掘相关资料以支撑自己的观点。此外,孙老师还强调了研究事物机制的重要性。他建议同学们应该细致地分析自变量如何作用于因变量,并努力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因果关系。最后,孙宇辰老师分析了每个小组的辩论,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孙老师的这些建议,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辩论的技巧,也为他们在社会科学研究道路上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二、颁奖
经过紧张的评议,文科营奖项的评估结果正式出炉。本次文科营共设置8个奖项,分别评选出了:
辩论优胜奖 4组
优秀辩手 4人
卓越观察员 8人
最佳舞台贡献奖 3人
最佳调研队伍 2组
最佳合作队伍 2组
优秀营员 24人
紫荆学员 8人
综合优胜奖 1组
温馨提示:
2024各地区的中考相关考试目前已经结束,为方便广大考生及时查看全国各地区中考试题以及考后进行估分,自主选拔在线特创立“2024中考升学交流群”,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欢迎各位老师、家长、同学加入本群一起交流学习!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5)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
三、合影留念
在活动的最后时刻,同学们齐聚在齐聚在三教前的阶梯上合影留念。在这紧凑的3天内,同学们聆听了至善书院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讲座,这些讲座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也加深了他们的学术理解。此外,同学们也体验了包括田野调查、辩论比赛和联欢晚会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实践技巧。
随着这些活动的圆满结束,本次文科营也缓缓落下了帷幕。虽然只有短短3天,但同学们在此期间所留下的美好记忆和所获得的宝贵知识,必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终身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