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高考落幕,2025年高考备考悄然开始,众多学子和家长的目光已经聚焦在了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这一重要的升学途径上。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机制,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不仅考量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准备这一关键的考试,我们精心编纂了这篇备考经验汇总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去探讨2025年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的备考策略,从政策解读到考试技巧,从学科复习到面试准备,全方位地为考生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将分享成功考生的亲身经历,旨在帮助每一位有志于通过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顺利迈过这一人生重要的门槛。
备考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正确的方法和充分的准备将是你成功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探索这条通往梦想大学的旅程,为2025年的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做好最全面的准备。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解读汇总(扫盲系列合集)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备考经验分享汇总
省份 | 所在中学 | 录取院校 | 高考分数 | 个人经历 | 上岸分享 |
强基计划 |
|||||
北京 | 人大附中 | 北京大学 | 688 | 参与北大暑期学堂 | 备考经验 |
天津 | 天津一中 | 上海交通大学 | 699 | 物理竞赛银牌 | 备考经验 |
新疆 | 石河子第一中学 | 清华大学 | 693 | 生物竞赛省二,清华冬令营 | 备考经验 |
北京 | 北京四中 | 清华大学 | 688 | 竞赛省三、清北综合营 | 备考经验 |
辽宁 | 大连二十四中 | 北京大学 | 703 | 年级前十、竞赛省一、优秀营员 | 备考经验 |
吉林 | 松原实验高中 | 清华大学 | 690 | 竞赛经验、清北综合营 | 备考经验 |
北京 | 北京八十中 | 北京大学 | 北京前20 | 竞赛经验、清北综合营 | 备考经验 |
北京 | 人大附中 | 北京大学 | 691 | 优秀营员、竞赛经历 | 备考经验 |
浙江 | 玉环中学 | 北京大学 | 699 | 竞赛经验、北大综合营 | 备考经验 |
江苏 | 苏州中学 | 清华大学 | 682 | 竞赛经验、校测11.62 | 备考经验 |
辽宁 |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 | 清华大学 | 692 | 校测分数11.46 | 备考经验 |
天津 | 南开中学 | 清华大学 | 684 | 竞赛、清华夏令营 | 备考经验 |
江西 | 江西科技学院附中 | 北京大学 | 673 | 数学省一,北大优秀营员,强基A+评级 | 备考经验 |
重庆 | 重庆一中 | 北京大学 | 682 | 北大金秋营,获“良好”评级 | 备考经验 |
广东 | 广东某中学 | 清华大学 | 685 | 清华冬令营 | 备考经验 |
河北 | 衡水中学 | 北京大学 | 681 | 北大暑期学堂优秀营员 | 备考经验 |
北京 | 人大附中 | 北京大学 | 692 | 校测满分,化学银牌,北大优秀营员 | 备考经验 |
上海 | 上外浦东附中 | 北京大学 | 607 | 强基A+,北大夏令营 | 备考经验 |
上海 | 上交大附中 | 清华大学 | 616 | 强基A+,清华暑校 | 备考经验 |
综合评价 | |||||
福建 | 厦门第一中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573 | 文学作品在中国知网发布 | 备考经验 |
内蒙古 | 包头九中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601 | 校测满分,竞赛奖项 | 备考经验 |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交流联系,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合评价交流群",我们有专业的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5)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
2025年的考生来说,报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了解政策变化:密切关注教育部及各高校发布的最新强基计划政策,了解招生规模、专业设置、选拔标准等是否有所调整。
专业选择:认真研究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与个人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专业,同时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
基础学科能力:强基计划重点在基础学科,因此考生需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研究、社会实践、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强基计划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
竞赛成绩:如果可能,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并争取获得好成绩,这将大大增加通过强基计划选拔的机会。
高考准备:虽然强基计划更注重综合成绩,但高考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因此不能忽视高考的备考。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成绩单、获奖证书、推荐信等申请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面试技巧:如果强基计划包括面试环节,提前准备面试,练习自我介绍、回答常见问题、展示个人特长和思维能力。
报考策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报考策略,包括志愿填报的顺序和选择的院校及专业。
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临近考试时过度疲劳。
备选方案:除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外,考生也应考虑其他升学途径,如普通高考、专项计划等,做好多手准备。
关注官方信息:所有报考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避免因误解或错误信息影响报考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