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5-04-08 10:02|编辑: 赫敏|阅读: 12

摘要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具体情况,请跟随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20年获批天津市 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 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 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秉承“校在园 中”设计理念,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建 有天津中药植物园、天津市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 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近期,天津中医药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具体请跟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基本情况

学校拥有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34所。

学校以中医药为主体,设有医、理、文、管、工、教育6个学科门类,共计 3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药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 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天津市顶尖 学科,3个天津市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 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 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进入ESI前1%。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 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一流课程13门, 天津市一流专业7个,一流课程67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 项目3个。 学校拥有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新中心、现代中医药海河 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60余个。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 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0余项。天津中医 药大学科技园行业特色鲜明,是全市唯一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园,现有入 驻企业53家。

本科专业总数为32个,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6大 学科门类。形成了优势与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医药类基础学科专业与 应用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本科招生专业32个,医学门类专业20个,管理学类专业4个,理学门类专业 2个,文学类专业3个,工学类专业2个,教育学类专业1个。 学校在8个专业大类中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分别为:中医学类、中药学类、 药学类、护理学类、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医学技术类 覆盖20个专业。

2023-2024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1771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596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71.11%。

我校2024年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3144人,较去年增加140人,涨幅4.59%, 实际录取本科生3123人(含预科生转本科47人)。 在2024年的本科生源中,应届生占94.3%(2945人),往届生占5.7%(178 人);汉族学生占87.2%(2723人),其他民族学生占12.8%(400人);女生比 例为67.69%(2114人),男生比例为32.31%(1009人)。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28名,聘请校外教师239名。在职称 结构上,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数248名,占比18.67%;副高级职称人数478名,占比 35.99%。在学历结构上,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586名,占比44.13%;获得硕 士学位的专任教师587名,占比44.2%,即获得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88.33%。在 年龄结构上,35岁及以下教师人数占比为13.93%,36-45岁教师人数占比为 53.84%,46-55岁教师人数占比24.25%,56岁以上教师人数占比为7.98%。按照 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方法,我校生师比为14.11。

2023年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为161125.8万元,比2022年增加99636.59万元; 教学经费总额为17235.1万元,比2022年增长806.55万元。

学习效果&就业

学校建立了以兴趣和解决学习困难为导向的转专业制度,要 求各专业提供不低于专业学生数10%的转专业名额。本学年,共117人转专业, 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的0.93%。 学校制定了《全日制本科生辅修教育管理办法(试行)》《 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实施辅修学位制度,面向学有余力的 学生开设了市场营销学等9个辅修专业(方向),设置智慧中医等13个特色微专 业,突出学科交叉,形成了“中医药+”和“+中医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近三年414名毕业生获得辅修专业证书,共计440人修读微专业。 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开放共享和学生自主选课,满足个性化 学习需要。鼓励教师依托科研课题开设“项目制”课程,并纳入专业选修课程 学分体系。本学年,开放跨专业选修课程1190门次,修读人数超11万人次。

依托我校中医孔子学院、教育部“亚洲校园项目”、科技部“中日樱花 科技交流计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 为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提供途径和经费支持。积极组织护理专业赴日访学项 目、中医专业赴韩暑期夏令营项目、中药专业赴澳门地区暑期中药质量研究科 研实习项目、外派泰国孔子学院志愿者项目等,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际交流 全面恢复,共计110名本科生赴英国、日本、泰国、韩国、澳门地区进行交流访 问。

本学年,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2679人(不含留学生),实际毕业总 人数2672人,毕业率为99.74%,授予学位2655人,学位授予率为99.36%。

本学年举办就业指导活动152余场,主办大型招聘会80余场(含学院举办, 形式包括线上线下)、专场宣讲会76 场,发布招聘信息8100余条,提供优质就 业岗位4万余个,为毕业生提供了充分的就业选择。借助就业服务网、微信、短 信,主动收集并精准推送给毕业生,平均每位毕业生获得岗位信息达到3条以上。

截至2024年8月31日,2024届全日制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1%。2024届 本科生境内升学率为36.26%(含长学制),境外留学率为2.77%,合计39.03%毕 业生选择深造。进入医药行业54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0.16%,为国内医药 行业输送了优秀人才。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西部,25人选择到西部地区建功立 业。

在2024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中,96%的毕业生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表示 满意,整体满意度较高。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工作能力持普遍肯定态度。其中,“ 团队合作能力”是我校毕业生比较突出的能力优势。

医药行业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凸显了我校中医药教育的特色。 医药类用人单位对我校从事医药行业的毕业生均给予满意评价。

——附录:

上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 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 86.58%。毕业生最主要的毕 业去向是升学 881 人,占 34.08%,其中出国(境)留学 59 人, 占 2.64%。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重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重点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汇总,就业情况大盘点2025-02-12

没有更多了

  • 北师强基计划

  • 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

  • 中科大强基录取分

  • 上交大强基录取

  • 国科大强基录取

  • 北理工强基录取

  • 北师大强基录取

  • 北大强基录取分数

  • 北大强基计划录

  • 北航强基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竞赛经验

    竞赛经验

  • 热门讲座

    热门讲座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5”,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