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5-04-08 10:02|编辑: 赫敏|阅读: 24

摘要

广西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具体情况,请跟随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 年,1951 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 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 6 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 1996 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 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 9 所大学之一,2000 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 年入选“双一流”建设 A 类高校名单。

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 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022 年8 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2023-2024 学年,学校共设有 21 个学院(学部)教学单位,111 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等7 个学科门类。开设课程 5307 门,9599 门次。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18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298人,占40.79%,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183人,占37.18%。学校现有两院院士 39 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28 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 427 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 6 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 个。

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具体请跟自主选拔在线一起看看吧!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基本情况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学校有普通本科生 15094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517 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8659 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41.59%。

2023 年以来,学校紧贴强国强军需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学校党委总体部署,深入推进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国家培育锻造新质生产力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大急需和长远需求,不断强化有组织推进超大型科研项目谋划攻关的战略思维。围绕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关键技术、聚变领域重大工程、空间在轨操控、微电子技术等方向谋划重大项目,打造新一代国之重器。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四项,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十二项,国防科技奖励高等级奖六项,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五项。2 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团队建设方面,基础研究团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牵头建设的“高阶全驱系统理论与航天器控制技术”“空间机器人智能操控”2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揭牌运行。在平台建设方面,学校牵头建设的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诸多指标达到世界领先。作为依托单位重组入轨全国重点实验室 12 个,其中牵头 5 个,作为第二依托单位 7 个。同鹏城、苏州、中关村、启元国家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与乾元、汉江、太行等国家实验室建设。形成了“分可独立作战、聚可合力攻关”的航天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群。作为牵头依托单位获批“中国-卢旺达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累计获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达 4 个,为全国高校第一。

学校现有 21 个学院(学部)教学单位,7 个学科门类,40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7 个博士后流动站,111 个本科专业。2024 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123 个(含强基计划,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新增专业 5 个。

本学年,学校有普通本科生 15094 人,本科学位留学生614 人。2024 年,校本部共录取新生 3267 人。

学校充分发挥一校三区办学的优势特色,在威海校区2+2 拔尖班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2024 年学校继续增加校区间学生流动培养力度与规模,深圳校区新增工科试验班(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拔尖班),学生大一在校本部培养,大二至大四在深圳校区培养,录取人数 70 人。 在生源质量大幅提升的同时,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大力推进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24 年强基计划新增面向国家重点领域的三个招生专业:数学类(自动化方向)、数学类(电子信息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方向)。学校强基计划招生总规模增加至 250 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3182 人,生师比为 17.97,本科生师比为4.94。任课教师职级和年龄统计情况见表 3 和表 4,其中按职称统计,正高级1298 人(其中教授 1132 人),副高级 1183 人(其中副教授 919 人),中级及以下701 人,副高级及以上占比 77.97%;按年龄统计,45 岁以下教师 1637 人、占比51.45%,60岁及以上教师 173 人、占比 5.44%。按学缘结构统计,具有校外学缘的教师809人、占比 25.42%,具有境外学缘的教师 314 人、占比9.87%。按学科门类分布统计情况见表 5,其中工学门类教师 2371 人、占比 74.51%,理学门类教师361人、占比 11.35%,管理学门类教师 102 人、占比 3.21%,文学门类教师123人、占比 3.87%。学校现有实验技术人员 308 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人员占比71.75%,45 岁以下占比 37.34%,外校学缘占比 38.64%。

1 教学经费投入 2023 年,学校本部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9,499.11 万元,比上年增加2,854.32 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3287.35 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总额16,178.83 万元,比上年增加 994.53 万元。

学习效果&就业

本学年,学校共组织本科生 30891 人次参加教学评价,参评率达89.78%。在校生对教师教学多项指标评价优秀率超过 90%,其中:“师德师范”(96.53%)、“内容讲授”(95.35%)、“课堂调动”(94.23%)、“授课效果”(93.7%)。

全面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本学年,学生大一年度项目立项 846 项,参与学生 3087 人,学生参与率达90%,结题800 项,结题率达 94.5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735 项,获批国家级项目130 项、省级项目 189 项;立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培育项目130 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总决赛中,获金奖 5 项、银奖4 项、铜奖9项;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学校推选的 7 项作品全部入围决赛并全部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在第十六届苏州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中,我校推送的 10 个参赛项目全部获奖,包括一等奖 1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5 项、优秀创意奖 3 项;本学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177 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 2560 项,其中国家级及以上 1337 项,具体获奖情况见表7。2024 年 3 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3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以获奖数量2615 项、总分100 分的成绩位列 2019-2023 年榜单榜首,实现五连冠;并以获奖数量3139项、总分 100 分的成绩位列八轮总榜单冠军。

2023-2024 学年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为 93.16%。

2024 年应届本科毕业生3971 人,其中 3901 人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率达 98.24%,

毕业学生中落实去向人数3916 人,初次就业落实率为 98.61%。其中本科签约就业 1145 人,就业单位性质如表8 所示。

2024 届毕业学生中升学 2771 人,升学比例为 69.82%,其中1651 人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541 人考取研究生,340 人攻读第二学士学位,239 人境外留学。

注:据此处计算,毕业人数为3969人。

  • 国内升学学生 2532 人中攻读研究生 2192 人,其中1764 人攻读本校研究生、占比 80.47%,229 人攻读其他 C9 高校研究生,74 人攻读其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57 人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重要科研院所深造。
  • 本年度毕业生赴境外留学学生共 239 人,分布在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68 所大学。其中 193 人进入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高校深造(依据2024 年Times Higher Education),占境外留学总人数的 80.75%。

2024 届本科毕业生到航天国防单位读研或就业 584 人,其中到航天国防单位读研的有 61 人,主要分布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到航天国防单位就业的有52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企业。

度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满意度为 98.46%,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为 98.57%。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实践中知识更新及创新能力、科研动手能力、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非常满意,认为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抗压力与适应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掌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均为非常满意或满意。通过第三方机构调查及对用人单位日常访谈调查,学校在各类企业校招最爱去高校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 35 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很多成为领军人物与精英,其中包括 124 位两院院士、172 位大学党委书记或校长、147 位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54 位共和国将军以及 200 余位上市公司高管。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一大批哈工大优秀校友活跃在航天、国防、信息、机电、能源、材料、计算机、土木建筑、资源环境等各个行业的关键岗位上,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着“哈工大人”的力量。

——附录:

上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3 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3859 人,其中 3827 人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 位,学位授予率达 99.17%,

毕业学生中落实去向人数 3804 人,初次就业落实率 为 98.57%。

2023 届毕业学生中升学 2551 人,升学比例为 66.11%,其中 1436 人被免试 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578 人考取研究生,328 人攻读第二学士学位,209 人出 国(境)留学。

  • 国内升学学生 2342 人中攻读研究生 2014 人,其中 1529 人攻读本校研究生、 占比 75.92%,274 人攻读其他 C9 高校研究生,93 人攻读其他“双一流”高校研 究生,57 人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重要科研 院所深造。
  • 出国(境)升学学生 209 人,分布在 18 个国家和地区的 66 所大学。其中 160 人进入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高校深造(依据 2024 年 Times Higher Education), 占出国(境)总人数的 76.56%。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重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重点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汇总,就业情况大盘点2025-02-12

没有更多了

  • 北师强基计划

  • 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

  • 中科大强基录取分

  • 上交大强基录取

  • 国科大强基录取

  • 北理工强基录取

  • 北师大强基录取

  • 北大强基录取分数

  • 北大强基计划录

  • 北航强基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竞赛经验

    竞赛经验

  • 热门讲座

    热门讲座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5”,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