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上交、南大、北航等10校强基计划报名即入围,高三生如何抓住机遇?

2025-03-11 18:17|编辑: 可可老师|阅读: 13

摘要

2025年强基计划即将开始,近几年强基政策不断调整,很多考生家长对政策一知半解,很难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分上名校。

今天,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强基计划中的“复交南”入围模式,此模式可以助力考生实现实质性降分,十分适合拥有竞赛经历、数物等单科成绩优秀及擅长笔试考试的同学!政策具体情况如何?如何实现实质性降分?考生家长如何准备?低年级有哪些参考借鉴?一起来看!

PART.01“复交南”模式还会扩容吗?

区别于其他强基高校以高考成绩入围的模式,“复交南”模式是指成功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均可入围校测,相当于全员破格入围。此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强基校测环节前置于高考后、高考出分前,以校测初试成绩确定入围名单。

1️⃣202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首次实施此种强基计划入围方式,因此被广泛的称为“复交南”模式;

2️⃣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5所院校跟进此种入围模式,高校进一步扩容;

3️⃣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跟进此种入围模式,截至目前共有10所高校采用此种强基入围模式。

4️⃣2025年是否会有其他高校加入此种模式?是否有更多高校突破传统以高考成绩入围的模式,给更多考生机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PART.02“复交南”模式这些小细节需要注意

目前“复交南”模式各院校虽在强基选拔流程上基本一致,但在其校测细节及分数计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以2024年“复交南”模式高校公布的强基计划校测情况为例:

1️⃣校测环节在高考后出分前,但各校具体时间有所差异,如中科大校测初试在6月12日,南大校测初试在6月16日等,各位同学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详细通知,避免错过考试时间;

2️⃣初试环节考核科目不同,如厦门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考化生,而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考数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科大破格生银牌奖项考生也需参加初试;

3️⃣复试环节以面试为主,不同学校对面试侧重点不同,但也有复旦、西安交大、厦大等校复试除面试外,会进行笔试考核,备考难度相对较大;

4️⃣在成绩计算中,大部分学校为初试+复试成绩综合计算,但也有西安交大、北航等校校测成绩只计算复试成绩。

如有其他高校继续跟进此种入围模式,规则可能会更为复杂。届时各位考生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招生简章,争取选择高匹配度高校让自身优势最大化。2024年各高校公布的强基计划校测情况见下图:

PART.03“复交南”模式下考生如何破局?

1、考生机会增加,鼓励大胆尝试

传统强基计划需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依据高考成绩排名确定入围校测的考生名单,最后将高考成绩及校测成绩综合计算进行录取。

而“复交南”模式下,所有报名考生均可入围参加校测,根据校测初试成绩排名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再根据高考成绩等综合计算进行录取。

这样一来,让很多高考成绩处于入围边缘线的考生也有机会参加校测,让更多考生可以参与到强基计划招生中。

2、实现实质降分录取,幅度大

如果考生校测成绩突出,但高考成绩较弱。在此种模式下,先进行校测,成绩排名靠前,再加上高考成绩综合计算,其高考成绩一定是相对依据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分数低的,也就实现了实质上的降分录取。

举例:

🌈某高校依据高考分数入围校测,入围分数线为680分。

1️⃣考生A高考成绩680分成功入围,校测为100分,综合成绩为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高校考核成绩=870.67

2️⃣考生B高考成绩670分无法入围。

🌈“复交南”模式高校,A、B考生同时入围。

1️⃣考生A高考成绩680分,校测为100分,综合成绩为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高校考核成绩=870.67

2️⃣考生B高考成绩670分,校测成绩为150分,综合成绩为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高校考核成绩=909.33

在复交南模式下考生B综合成绩高于考生A,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同时考生B的高考成绩低于考生A,也就是实质性的降分录取。

3、利好竞赛生,逆风翻盘上名校

从往年情况看,“复交南”模式的高校校测普遍难度较大,会考察竞赛相关内容,上交、复旦、同济等校校测难度达到预赛水平,甚至接近复赛难度。

对于竞赛强但高考成绩较弱的考生来说,可以通过校测成绩突出重围,减少高考成绩带来的可能无法入围的风险,最终逆风翻盘,实现985名校升学。

这就说明了,有竞赛基础的考生在此种模式下更能发挥优势,极大的增加了录取可能性。

4、择校难题,是冲是保?

因为强基计划限报1所高校,结合上述情况,考生及家长会面临择校难题。

第一种情况:考生成绩在清北边缘线,选择“复交南”模式高校很可能成功录取,但又心有不甘,而选择清北则可能带来无法入围的风险。

🌈自主选拔在线建议:此种情况的考生家长,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竞赛经历,但文化课成绩飘忽不定,特别是大考时容易紧张的,可以考虑选择“复交南”模式高校,相对稳妥;如果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对稳定,且有清北情结的,建议尝试冲击清北。

第二种情况:考生成绩徘徊在复交南等校边缘线,选择“复交南”模式很可能最终遗憾落入普通志愿,而选择其他层次高校又想冲一冲。

🌈自主选拔在线建议:此种情况的考生家长,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竞赛经历,文化课成绩相对稳定的,非常建议大家考虑“复交南”模式高校;如果考生没有竞赛经历,则建议考生选择非“复交南”模式的其他高校。

PART.04低年级如何透析政策规划准备?

1、目标顶尖名校,尽早有目的的接触竞赛

无论是清北还是复交南模式高校,强基计划的定位是拔尖人才选拔。低年级目标名校,建议尽早接触竞赛,最好是有目的的学习竞赛,如获得省一奖项,能够熟知强基校测试题等程度。

2、降分录取下,高考成绩依然很重要

尽管校测成绩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高考成绩依然不能有太大偏颇,否则最终可能校测成绩优秀,高考成绩拖后腿而无缘录取。

3、想冲击清北华五等高校,过程性考核尤为重要

清北等顶尖高校除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外,还特别注重过程性考核,如夏令营、冬令营等,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2024年复旦、浙大等推出数物等学科冬令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大胆预测冬令营考核成绩很可能影响强基破格审核和校测面试成绩。

所以各位低年级考生家长一定要尽早做好规划,对于竞赛、各种营期活动都要熟知并参与其中,争取取得优秀营员,对日后特殊招生作用巨大。

自主选拔在线为助力各位考生家长圆梦清华北大,特准备《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计划规划指南》,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发【强基报考】即可免费领取下载!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原创制作,转载请先联系授权并标明准确完整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强基计划2025年强基计划

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培养方案2025-04-23

北京大学2024-2025强基招生政策对比分析:笔试校测模式巨变2025-04-23

2025清华北大强基招生重磅开启,成功报考须做好哪3点?2025-04-23

2025华东五校强基政策对比,择校和备考上如何选择?2025-04-23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物理学专业怎么样?2025-04-23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