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5-04-25 18:03|编辑: 于老师|阅读: 7

摘要

上交大强基计划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有何特色?据了解,该专业为有志于跨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学生制定交叉模块培养模式,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上交大强基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相关内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化学专业到底怎么样?学生的后续培养情况如何?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化学专业培养相关的内容,一起来看!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解读汇总(扫盲系列合集)

资料领取: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全国31省市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编》PDF资料,入围分数线是考生择校择专业的重要参考,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领取~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化学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28年,先后经历了学校西迁、院系调整,于1997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90多年的风雨历程,化学学科培育了交大现今的生命学院、环境学院及药学院;支持了兄弟院校的学科发展;培养出以“稀土之父”徐光宪为代表的二十多位两院院士。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及研究人员187名,其中正高83名(含讲席教授9名、特聘教授25名、长聘教授12名)、副高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5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名,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青人才”58人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0名(青年科学家1名)。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学科最新学科评估为A,跻身全球ESI排名前万分之二,在2025年QS排名中位列第21位。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专业以交大强大的工科为背景,通过特色课程设置实现理工融合,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依托,科研教学互融互促,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强基计划专业、致远化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和自然科学试验班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培养,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化学(强基计划)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使命,面向化学化工学科重大基础创新和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重大科研任务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以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领军人才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根本任务,探索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验技能、培育家国情怀、开拓全球视野,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投身基础研究前沿、国家重点行业发展和建设的卓越创新人才。

本科阶段: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求实创新意识、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时应达到:

(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及工程应用能力;

(2)具备化学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及解决能源、材料、环境和信息科学等领域化学反应与工艺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4)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竞争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5)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

(6)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博士阶段:以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坚定的科学信念、坚忍不拔的科学意志、敏锐的科学触角、广阔国际视野并且具有高学术水平的一流人才为宗旨。通过交叉学科、海外联培等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全面掌握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现状、发展动态和学术研究前沿,能独立开展创新研究,具备物理-生物-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复合能力为目标,培养未来学术大师和国家重点行业领军人才。

温馨提示: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进群即可免费领取试题等电子资料,还有一手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校测备考干货等!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5​)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邀您进群~

三、培养机制与模式

实行本博衔接培养模式。符合我校当年度免试攻读研究生要求且落实直博去向的强基计划学生,可于本校直博。

采取学分制管理,统筹本科和博士阶段培养计划。博士阶段的课程对高年级强基计划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提前修读博士课程,达到要求的纳入博士成绩。通过提前选修博士阶段的课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加快人才培养效率。

通过增设科研能力培养等特色课程,提前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前沿课题研究。

实行学术导师制:聘请院士、各类人才计划教授等作为一对一的学生导师。导师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和指导,实现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的培养理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卓越创新能力。

采取阶段考核和滚动机制:一到三年级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同学分流至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

实施专门的激励机制:除国家、上海市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外,面向强基计划设立“校友奖学金”、“霞光奖学金”等,奖励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学生;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项目研究等提供经费和平台支持;通过“院长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前往世界知名高校或学术机构开展访学、短期交流、以及参加国际科技竞赛等活动。

四、课程体系

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计划总学分为156(可能会根据国家、学校人才培养政策的调整略有变化),由以下部分构成:

1.通识教育课程(73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核心课程两部分组成,共73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含思想政治类课程、英语、体育、军事、心理、国家安全教育以及根据专业培养选修的数理化计算机基础课程,共63学分;通识核心课程最低要求为10学分,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艺术修养、工程科学与技术模块课程。

2.专业教育课程(73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和专业选修类课程三部分组成,共75学分。其中专业基础类课程37.5学分,专业核心类课程27.5学分,专业选修类课程8学分。

3.个性化教育课程(10学分)

个性化教育课程是学生可任意选修的课程,全部修业期间需修满10学分。学分来源为除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两个模块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之外的所有课程的学分。

五、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本科阶段: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学生修读完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且通过答辩,完成学校规定的其它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授予本科学士学位的规定》,符合授予条件的学生,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博士阶段: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课程成绩合格并达到规定的总学分要求,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且符合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无学术诚信问题者,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六、免试直升管理

直博方向包括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生物与制药、药学等与化学学科相关领域,也包括集成电路、动力工程、电子信息、核科学与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

七、本培养方案解释权属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25强基计划2025强基培养特色上交大强基培养特色上交大强基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流程(官方版)2025-04-25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2025-04-25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2025-04-25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培养方案2025-04-25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2025-04-25

没有更多了

  • 北师强基计划

  • 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

  • 中科大强基录取分

  • 上交大强基录取

  • 国科大强基录取

  • 北理工强基录取

  • 北师大强基录取

  • 北大强基录取分数

  • 北大强基计划录

  • 北航强基

  • 强基备考

    强基备考

  • 综评备考

    综评备考

  • 选科指导

    选科指导

  • 优质试题

    优质试题

  • 热门资料

    热门资料

  • 竞赛经验

    竞赛经验

  • 热门讲座

    热门讲座

  • 升学规划

    升学规划

  • 查分数线

    查分数线

扫码关注,回复关键词“2025”,领取升学福利

自主选拔在线

zizzsw 复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