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秋分至,这些高考知识点需了解

2025-09-23 15:18|编辑: 郭老师|阅读: 5022

摘要

在今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迎来了秋分,同时也庆祝中国农民的丰收节。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围绕秋分的节气特点以及中国农民丰收节,从其历史由来、三候变化、传统习俗、特色饮食和相关诗句等方面,细细品味这个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今日份秋分,同样也是中国农民的丰收节。秋分时节,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田野里一片金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一个属于农民的节日,是对他们一年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接下来我们围绕秋分节气及中国农民丰收节,从由来、三候、习俗、饮食、相关诗句等方面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各位学生们一起看过来!

更多查看>>>人物素材/大联考/特招等资料集锦

推荐查看>>>2026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一览表

福利资料

为助力各位家长、考生更好的进行素材积累,实现语文作文的不断突破,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为大家整理《2026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精编》电子资料。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预约领取👇

敲重点: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所属市-高考年份,邀您进不同年级群,更多升学资讯以及备考福利免费领取~

一、秋分由来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视作昼夜均等、阴阳平衡、寒暑平分的中间节点,正值“平分秋色”之际。此时气候舒适宜人,天空万里无云,视野开阔。

二、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过了秋分,之前常听到的轰隆隆雷声,开始渐渐平息,大自然少了夏日雷雨的喧嚣。

二候蛰虫坯户: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那些蛰居在洞穴里的虫子,会用细土把自己的洞穴垒得更结实,还会把洞口开得更小,为后续天气更寒冷时封堵洞口、安稳越冬做准备。

三候水始涸:进入秋分后,秋季降水量逐渐减少,夏天降雨留下的积水慢慢干涸,原本湍急的河流也变得水流舒缓。

三、秋分习俗

  祭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后来,皇家的祭月礼仪流传到民间,逐渐发展成一种民俗,人们通过祭月祈求月神降福人间,寄托美好的心愿。

送秋牛:从前,民间在秋分时节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习俗。秋牛图是将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的图样印在二开的红纸或黄纸上制成的。送图人在送图时,还会说一些和秋耕相关的吉祥话,这些话虽然是随口说出,却句句有韵律,十分动听,这种习俗也被叫做“说秋”。

四、秋分饮食

  吃桂花鸭(南京地区):在南京,秋分时节流行吃“桂花鸭”。制作时,用普通的盐水鸭,加入桂花卤入味,做好的桂花鸭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可口。

吃秋菜、喝秋汤(岭南地区):在岭南地区,过去秋分时节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百姓称它为“秋碧蒿”。每年秋分那天,人们会采摘新鲜嫩绿的秋菜,和鱼片一起煮汤,这种汤被称为“秋汤”。人们认为喝了秋汤能“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寄托了对家人健康的美好期盼。

五、秋分相关诗句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想欢迎加入【2026高三学习交流群】在这里,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并肩作战,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解题技巧,更有定期更新的学习资料,涵盖高考试题、模拟试卷以及相关的作文素材等,助你全面掌握知识,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能力。

微信扫一扫,加入群聊......

江苏省2025年高考本科批次投档线(物理类)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作文素材2026高考作文素材秋分相关素材秋分高考知识点

《人民日报》经典锐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2025-09-18

电影《731》热映,相关名言及运用示例值得我们记住2025-09-18

铭记九一八|2026高考英语时文阅读考点预测2025-09-18

铭记九一八|高考作文精彩标题+经典金句速递2025-09-18

《人民日报》经典主题金句分类汇编,用一个都绝了2025-09-22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