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又有新调整,并且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强基计划实施战略方向上又迈出更大一步。那么,2023年强基计划究竟有哪些重大调整与变化?2023届考生该如何应对?给初、高中低年级哪些启示?随自主选拔在线一起来看!
2023强基变化趋势
一、报名热度逐渐稳定
强基计划2023年报名人次为88万+(仅作热度参照,非报名人数),在2022年经历187万+到86万+的腰斩后,2023年有所上涨,不过可以看出,大家对强基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少存在盲目跟风等情况,大家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低年级的考生家长更有充足的时间了解,确认学业规划方向。
二、8所高校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
浙大、中科大、西交、同济、厦大,5校加入“复交南”模式,“全员破格式入围”,高考出分前校测,所有报名成功的考生均可参加初试,高考出分后直接录取。
8校新阵营打破常规,对清北及相近档次高校形成冲击,生源战愈发激烈。对2023届高三报考产生直接影响,低年级考生可提前考虑择校方向。
①强化笔试权重,利好竞赛生。依据初试成绩入围复试,让成绩处在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
②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紧张。尤其还可能与综合评价校测撞车,择校需要通盘规划,报考建议家长多做功课。校测作为关键一环,必须重视,建议高考前专注文化课成绩提升,以匹配目标高校;高考后马上投入校测备考,可以学习一些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
③另外,中科大采用初试入围全国竞争。按照总计划5倍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这一政策有利于中科大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才,但对于一些高考/竞赛弱省的考生来说有点吃亏,想录中科大要做好备考。
三、招生专业新增交叉学科及强势学科
强基招生专业再次突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北大、哈工大、大连理工、兰大新增多个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如:
北大生物科学类专业新增天体生物学培养方向;
哈工大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类);
大连理工新增生物工程专业;
兰大新增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
优势学科势必会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名,选拔录取竞争压力大。而随着国家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未来高校也会不断扩大优势学科领域实力,期待更多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加入强基计划招生。
四、多校设置校测合格线
2023年共有14所高校设置校测合格线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如:
北航对笔试和面试成绩分别划定最低合格线;
北理综合素质面试合格线为面试成绩满分的60%,未达到合格线的考生不予录取;
山大校考成绩未达到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结合强基校测难度,这一要求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2023年更多高校加入校测合格线的行列,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主流。低年级规划除高考成绩外更应重视校测备考规划。
五、笔面试分值调整,高校自主权增加
中科大2023年校测分值再次调整,将面试的100分调整为40分,笔、面试比例由2:1调整为5:1。自主选拔在线分析,面试比例减少更突出笔试作用,2023届及低年级考生备考时需重点参考。
南大将笔、面试比例由2:1调整为1:2,面试避免不了客观分数,校测部分面试占比增加,让高校自主选择权加大。
厦大将笔、面试满分均为100分调整为笔、面试满分均为150分,让校测成绩更有拉开分差的可能。
除上述几所学校外,2023年大部分高校都在简章中对强基笔、面试分值及占比做出了明确说明,各校笔、面试侧重点更加明确,反映出各院校校测考核在不断探索调整之中。
六、加权成绩入围,突出核心学科
2023年除原有采用加权高考成绩入围的院校外,华南理工大学也加入这一行列,各院校主要对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采取加权成绩入围的方式,突出核心学科的作用。给核心科目特别是数学学科加权,可能是未来理工类高校强基计划的趋势。低年级考生家长需重点关注数学成绩的提高。
2023年采用加权成绩入围的高校如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科目(数/数物/数化)*1.2;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单科成绩*1.2;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专业:数学单科成绩*1.5;物理、力学专业:数学单科成绩*1.2;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单科成绩*1.3。
七、报名材料多样化
2023年对于强基计划对于材料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如复旦大学B类考生需上传由中学盖章的高中阶段成绩单;南京大学第一类考生、重庆大学需上传学科潜质、学科领域特长材料;中科大可上传省一/国三竞赛获奖证书等。
从报名材料的调整可以看出,强基计划各院校对于学科竞赛、学科潜质及兴趣更加注重,建议目标这些强基高校的低年级考生提前接触竞赛,提高竞争优势。
八、培养方案更加明确细化
与强基计划刚实施时相比,2023年各高校强基计划不止在招生简章中对培养方案的表述更加具体细致,大部分高校还会在本科招生网发布详细的培养计划,从各专业培养方向到硕博深造可选择方向,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北京大学除细致的培养计划外,还允许有精力的强基学生符合条件即可辅修校内任意一门学科;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明确了强基考生“本硕博”或“本博”衔接培养模式中各专业相关衔接方向等。
培养方案的细化反映出2023年强基政策更加完善透明,同时对考生家长也是一剂定心丸。低年级考生家长可提前研究各校强基计划培养方案,结合考生未来的发展目标,决定是否报考,或提前选定目标高校。
九、多校新增破格生资格审核
上交大、复旦、南大2023年也加入破格生审核阵营,通过审核的考生具有破格资格,未通过的考生可取消报名,以第一类考生报名或转报其他院校强基。
这一改变利弊同存,利好方向为破格生实际拥有了3次报名机会,报考过程中可能优化分流,让大家更有机会可以选择冲一冲;弊端是在竞赛奖牌人数增加的情况下,不再单一关注竞赛奖牌,更注重考生的多维度发展。
十、中科大新增破格生笔试
2023年强基计划的重大调整之一,即为中科大破格考生须与第一类考生同时参加笔试。这对于竞赛生择校具有一定影响,特别对于低年级考生而言,更要认清自身情况,结合实际报考。
十一、体测成绩影响最终录取
尽管体育测试成绩不计入校测成绩,但大部分高校2023年都在简章中明确: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体育测试无故缺席的考生取消录取资格。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还在简章中规定,体测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武汉大学更是规定但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即失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资格。
其实早在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部分高校就在简章中规定了对体育测试的要求,但受疫情影响部分高校体育测试取消。2023年体育测试基本恢复,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重新在简章中明确,足以表现出高校对体测的重视。低年级考生除学习成绩的提升,也要适当进行个人身体素质锻炼。
十二、报考费缴纳再添一校
继2022年厦门大学报名考生需缴纳170元报考费后,2023年南京大学在招生简章中说明考生须于6月9日22:00前登陆报名平台阅读知情同意书,确认是否参加初试并交费。逾期未完成确认和交费的,视为放弃后续选拔。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分析,这一举动对院校报考热度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微乎其微,预计未来会有更多高校开启“校测收费”模式。
十三、多校入围比例调整
2023年,部分高校入围比例进行一定调整,主要以缩减为主,其中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由6倍缩减至3-5倍不等;南京大学由4倍缩减至3倍;仅吉林大学由4倍扩大至6倍。
入围比例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入围分数线,2023届及低年级考生报考时需充分考虑这个因素,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类比统招线低10-30分左右,考生家长择校时可参照往年入围线和统招一批线数据做分析,但也应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给初高中低年级哪些启示?
一、提前关注政策趋势
2023年是强基计划的第四年,每年强基政策都在调整变动,不断释放新的利好风向。建议初、高中低年级提前关注政策信息,透析政策底层逻辑,做好规划和报考准备工作。
二、重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
“复交南”新模式扩容、清华物理攀登计划出台,名校招生逻辑发生变化。初高中家长紧跟政策,提高规划意识,重视优秀考生早期发现及培养,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三、综合成绩+学科特长潜质、学科竞赛素养多元化培养
不论是强基入围规则的调整还是校测的变化,都揭示高校选拔人才的核心始终在于特长潜质和综合素质,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想要冲击名校,数理化生信息等学科的竞赛素养拓展非常有必要。文史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更是必不可少。
四、生涯规划要趁早,关注多元升学路径,重视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不论是新高考选科还是名校升学,基于清晰自我认知的生涯规划愈发重要。低年级家长考生务必关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少年班等多元升学路径,积极参与科研创新、科研探究、科研实践等活动,培养相关素养和能力,以争取更多升学机会。
声明:本文由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原创制作,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并注明来源于自主选拔在线(微信公众号:zizz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