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除去入围国家集训队的学员,已确认有13位同学获得北大英才班的资格、15位学员获得丘成桐英才计划和领军计划的资格。
推荐阅读:2025低年级5大学科竞赛备考攻略
一、北大数学英才班
自2022级开始,北大数学英才班招生规模扩大到100人左右,原则上主要面向招收高二及以上学生招生,入围集训队、获得金牌和部分银牌的同学(女子数学奥林匹克成绩优异)可免试或者在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后获得英才班的录取资格。
到目前为止,北大数学英才班的选拔思路是对已经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进一步考其数学素养。一般情况CMO金牌是参与北大数学英才班选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学现考高等内容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筛选。
需要注意的是,现学现考的内容可能涉及到不同分支的高等内容,因而考查重点并不是学生是否提前具备相应方向的知识,而是对高等内容(尤其是分析和代数)是否有基本的了解以及是否有快速学习能力和优秀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未来有志于申请北大数学英才班的同学,在竞赛的学习和训练之外,需要有意识的拓展自己高等数学的知识而不止拘泥于刷题,才能更从容地应对选拔。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另外,特整理《五大学科竞赛近10年试题及答案》电子资料,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id=322&promotionId=75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二、清华丘成桐英才计划和领军计划
自丘成桐领军计划面世以来,丘成桐英才计划和丘成桐领军计划选拔方式的共性和互通性有所增加,丘成桐系列考试和比赛的成绩在英才计划和领军计划的参考资格和录取资格的获取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丘成桐数学英才计划招生规模一般不超过30人,主要面向有数学潜质和特长的高二、高三学生,部分高一的同学也可获得录取资格。
自领军计划面世后,能够获得选拔资格的除了在CMO中取得银牌及以上的同学,还包括在领军计划专业测试和面试中表现优异但未获得领军递补资格的同学,获得选拔资格的同学一般需要参与笔试和面试获得入围资格,而部分同学具备免笔试资格。
英才计划的选拔思路上更为看重学生高等数学的素养,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对数学竞赛成绩设较高的门槛;
(2)笔试和面试对竞赛和高等内容都有考察,并且完成题目需要学生提前学习分析和代数的相关知识 ;
(3)录取结果中单纯准备数学竞赛的CMO考生比例相对较低,在丘成桐系列考试中有较好成绩的同学可能更适应考核。
丘成桐领军计划首批招生面向2021级,今年获得入围资格的即将称为第5批进入该计划学习的同学。
领军计划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可达80+人,主要来源包括通过领军计划专业测试的同学、在丘成桐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取得奖牌的同学、领军计划专业测试中获得递补资格并通过下一步面试考核的同学和报名英才计划并加试物理的CMO成绩优异的同学。
首届领军计划的信息发布于强基计划首批招生的2020年,自那之后一方面领军计划在逐步迭代和完善其选拔体系,另一方面清北英才班和强基计划政策也在陆续调整,这些都可能对有志参与领军计划的学生和领军计划希望录取的学生的分布产生影响。
我们结合过往互联网上统计的部分数据统计出了以下结果供同学和老师们进行参考。鉴于我们已经发现互联网统计的录取数据中遗漏和错误的情况,我们接下来仅参考了对首届领军和近两届领军录取数据中省份和年级较为完整的部分。
1、领军录取人数省份分布
首届(2021级)中明确统计到学校和省份的有63人,分布在16个省和直辖市,其中录取人数最多的5个省份及人数依次为广东13人(20.6%),浙江9人(14.3%),重庆8人(12.7%),江苏7人(11.1%),上海6人(9.5%),这5个省份一共占比68.3%。
2024级中明确统计到学校和省份的有90人,分布在15个省和直辖市,其中录取人数最多的5个省份及人数依次为浙江27人(30%),重庆15人(16.7%),湖南10人(11.1%),广东8人(8.9%),江苏和四川各7人(7.8%),前5个省份一共占比74.4%。
2025级中明确统计到学校和省份的有87人,分布在15个省和直辖市,其中录取人数最多的5个省份及人数依次为浙江22人(25.3%),重庆18人(20.7%),广东12人(13.8%),四川11人(12.6%),江苏6人(6.9%),前5个省份一共占比79.3%。
2、领军录取年级分布(2025级有效数据较少故省略)
首届中明确统计到年级的有59人,其中初三2人(3.4%),高一14人(23.7%),高二20人(33.9%),高三23人(39.0%)。
2024级中明确统计到年级的有85人,其中初三7人(8.2%),高一16人(18.8%),高二35人(41.2%),高三27人(31.8%)。
3、领军录取奖项情况
首届中明确统计到竞赛奖项的有40人,最好成绩在省队及以上的有22人(55%),省一16人(40%),省二2人(5%)。
2024级中明确统计到竞赛奖项的有73人,最好成绩在省队及以上的有10人(13.7%), 省一40人(54.8%), 省二19人(26.2%)。
2025级中明确统计到竞赛奖项的有56人,最好成绩在省队及以上的有9人(16.1%), 省一19人(33.9%), 省二17人(30.4%)。
首届领军在2020年初进行了两轮选拔,考试风格和难度较如今的领军差异较大,不少高二高三刚刚结束竞赛的同学通过较短时间熟悉大学数学内容即可通过选拔,因而首届领军考试中省一及以上的同学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并且不乏竞赛金奖但没有直接获得集训队资格的同学。
随着考查内容的深化以及其他招生政策的调整,领军计划逐渐形成了在两次零试选拔+10/11月专业测试的模式,有志于准备领军计划的同学需要更系统地进行大学数学内容的学习。
领军一方面逐渐不适合以竞赛为主希望通过短期突击大学内容的同学,另一方面也给了数学竞赛学习时间较短但数学素养较好的低年级学生机会。
对于有志于领军计划的初中生而言,在数学竞赛压力较小和中考升学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相对更自如地进行大学数学的拓展学习,这可能是近年不断涌现在领军计划选拔中表现突出的初中生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即使在初三阶段没有能够直接录取,但也打下了一定的大学数学的基础,其中在初三阶段即表现优异的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其学习状态,很有希望能在下一年选拔的获得录取资格。
对于接近高中开始准备领军计划的同学,相比较初中生而言更需要在竞赛、课内和大学数学中作出平衡甚至取舍,因而选择和时间规划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目前许多同学需要在高一的联赛和CMO考试结束之后有才机会对自己的数学竞赛水平和目标有一个复盘、认识和重新定位,进而更好地利用高一到高二的时间。
“竞赛生”和“非竞赛生”在领军计划中各有其优势和挑战。对于竞赛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其在竞赛学习过程中受到的解题能力等训练会使其在领军中获益,但是将大比例时间投入在竞赛刷题和初等技巧的同学,可能会在专业测试阶段由于缺失对高等数学的理解而错失领军计划和英才计划的机会。综合自己的实力、兴趣和目标做出合理的抉择并合理规划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竞赛起步较晚、不在竞赛强省/强校的同学,在英才计划和领军计划中涉及竞赛内容的考查上可能会吃一定亏,不过从这两个计划过往的选拔风格来看,领军体系考试的表现起最重要的作用,而竞赛的历史成绩不会直接反映到录取结果上。虽然一些竞赛较强的省份录取人数较为突出,但自第一届起,每年都有来自不同”非竞赛强校“的学生入围。
因此,“强省”、“强校”这些在竞赛中比较常被考量的标签在目前领军计划和英才计划的形式中并不是重要的评价和参考,同学和家长在考虑领军计划时更应该从对于高等内容的兴趣和适应性、未来对于数学学习的目标和规划等角度来进行判断。
由于领军计划选拔的难度和要求逐年提高,考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竞赛成绩,还必须具备深入的大学数学基础。掌握这些核心内容将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通过专业测试和面试,成为该计划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