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大学科竞赛的备考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年班等特殊招生中,竞赛奖项已成为众多初高中生冲击名校的重要“加分项”,助力他们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降分录取甚至直接入围的优惠,成为名校升学的有力“敲门砖”。
当前,学科竞赛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从近几年的竞赛金银铜牌榜单来看,高一、高二年级的获奖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这一趋势还在逐年上升。然而,许多同学和家长对竞赛的学习却感到无从下手:他们不了解竞赛的难度,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参与竞赛,甚至在有意愿学习竞赛时,也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推荐阅读:2025低年级5大学科竞赛备考攻略
五大学科竞赛各等级奖项有什么用?
竞赛流程及奖项划分原则
高校招生认可的官方举办的五大学科竞赛主要有五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具体如下: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取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年班等升学政策,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群内有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另外,特整理《五大学科竞赛近10年试题及答案》电子资料,领取链接:https://www.zizzs.com/form?id=322&promotionId=75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白杨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7)好友,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预赛
通常情况下,预赛由各省自行组织,时间集中在4—9月,均需要通过所在高中统一报名,部分省市没有预赛。 参加预赛的门槛较低,人数较多,由各省自行命题,考试时长、题型、总分和难度不一。但一般试题难度仅略高于高考。 预赛考试会根据成绩颁发预赛奖项,通常也称为“市奖”。从预赛中脱颖而出,才可以获得参加联赛的资格。预赛奖项对于强基没有任何用处。
联赛
从第一轮省内选拔的选手中挑选部分优秀的去参与全国性质的比赛被称为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常简称高联或联赛。考试难度远大于预赛,考试形式为笔试,分为一试和二试(注:同一天考完)。
一试考试时间为8:00--9:20,80分钟,共120分,8道填空题(每题8分)+3道大题(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考察函数、数列、不等式、向量复数、排列组合、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模块知识,考察的模块与高考类似,但是难度更大。
二试考试时间为9:40--12:30,170分钟,共180分,4道大题,考察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知识(注:出题顺序与排列顺序无关)。
前两题每题40分,后两题每题50分。
决赛
各省省队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到一个地方参加学科全国性的比赛,一般称之为决赛。
全国决赛最终评定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对应金牌、银牌和铜牌。
国家会从金牌中选取50-60名考生作为集训队的选手,一般是最终成绩的前50-60名。集训队的考生具有保送资格,不需要参加高考。而部分获得银牌甚至铜牌的选手,也可获得部分高校的优惠降分签约。
国际赛
从集训中选手挑选出4-6人到其他国家参加国际性的比赛。
数学的国际赛被称为IMO
物理的国际赛被称为IPhO
化学的国际赛被称为IChO
生物的国际赛被称为IBO
各级别奖项作用
国家集训队
每年260人,其中数学60人,化学、物理、生物每科50人,可直接保送,并且任选专业,绝对是竞赛奖的金字塔塔尖。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年新开始招生的清华新领军和北大物理卓越计划,国集也需要单独报名,单独审核。
金牌、银牌
(1)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可以直接进入校测环节。
(2)清华丘成桐、北大数学英才班、清华新领军、北大物理卓越计划、中科大少创班等。这些特招班都比较看重竞赛奖项,金银牌(尤其是金牌)作用比较大。
(3)报考综合评价时,部分高校在优惠方式上对竞赛生更为友好。如南方科技大学,在数理化三科上获得银牌及以上奖项,校测最高可记满分。
省一
(1)可报名参加清华新领军,初审通过率较高,后续参加校测,通过后就可以免除高考保送清华丘成桐领军班直升清华博士。
(2)中科大少年班。中科大公布少年班少创班招生简章后,因为“竞赛省一入围考试+10分”的政策取消,虽然加分直接取消了,但是拥有省奖和国奖的同学还是可以将自己的竞赛奖项证明作为证明材料提交到报名系统中,这在招生办实际审核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实往年也有很多非竞赛生能通过入围考,但是今年入围考当中可能会有更多竞赛难度的题,对于达到省一、省二水平的考生来说,竞赛实力就是“隐形加分”!
(3)强基计划。在报考时虽然省一不能破格,但是在校考笔试、面试环节都有优势。强基校测主要就是考数学物理竞赛,如果数学物理竞赛学的好拿到15%的降分优惠会大一些。
(4)综合评价。往往有竞赛奖项傍身的考生综合评价初审通过很容易,降分的幅度20%到40%不等。
(5)报名香港地区大学或者海外申校。在申请香港大学「多元卓越计划」时可以获得最低5最高30的加分优惠;报名海外世界名校时,拥有竞赛奖项也会有绝对优势。
省二、省三
(1)综合评价。从省二省三开始,竞赛奖项的含金量就和前面拉开了距离。对于省二、省三奖项考生来说,获奖后的优势主要在于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初审环节,但即使通过初审,高考及校测成绩仍是是否最终被录取的决定性因素。
(2)若能入围强基计划,省二、省三奖项考生在校测环节与没有竞赛基础的考生相比会更具优势,建议这部分考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高考复习上,综合评估自己适合的特招途径,将优势最大化。
总而言之,对于课内成绩优异的尖子生,以及想要冲刺名校的同学,在学有余力且自身感兴趣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学习一下竞赛,竞赛奖项对于冲击名校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