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备战有哪些经验借鉴?今天带来杜同学的真实经历:他在清华夏令营、冬令营获得”优秀营员“,坚定了对文史专业的向往,最后成功通过强基计划596分上岸清华大学历史专业!他是如何培养自己的文史兴趣的?又是如何备考清华夏、冬令营,并取得“优秀营员”的?他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初高中考生家长赶快来看!
推荐阅读: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备考经验分享汇总,2025年考生重点关注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隽语箴言。高中三年,我在文史学习中盈科后进,砥砺前行。在高中学习中,我稳居年级前10名。高三时分别在清华的夏令营、冬令营获得了不错的评级,更加坚定了对文史专业的向往,坚定了“以文报国”的志向。最后报考清华强基计划,成功以596分上岸清华历史学类专业。
温馨提示:为方便大家交流联系,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合评价交流群",我们有专业的老师将为大家线上答疑。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 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5)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
对文史专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高中时,我就发掘了自己对文史的兴趣,并且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就是以文史类专业为目标。我认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我砥砺前行。
高一时,我探索文言文中描写对象的嬗变。于我的学期论文《从神到人,从他到她》中,我通过研究《史记》《资治通鉴》等官修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等私修史,以及《震川先生集》,桐城派散文等明清著作,探究写作客体从“女娲”“夸父”到“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再到“公卿世家”,不断降低人物的身份地位,如“黔首黎民”,甚至出现以女性、奴婢为主人公的传记《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于字里行间,“捕风捉影”,把握写作方式的流变。
在此基础上,我对文言文的研究类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为大学的科班学习做好准备。在高二中,我坚持阅读《古文观止》,感受五千年文化积淀于清朝的集大成;浅尝《说文解字》,为古文字培养兴趣;领会《人间词话》,理解“悬思---苦索---顿悟”的求学境界,培养文字感知力。在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指引下探求文人风骨,并将所学经世致用,获第21届古诗文阅读大赛二等奖。
此外,我也注重当代文化的发展,不仅仅看到文化“形而上”的意义,更关注文化的现实意义。我推敲现代汉语的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学习《萌芽》《收获》,汲取青年作家的灵感,品味长者的智慧,在2022年现代文阅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我还赓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每天收看新闻联播,领悟习总书记对文化传承的“两个结合”重要思想,在第19届市时政大赛中获二等奖。
清华文科营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因校内成绩优异,我于高二暑假参加了清华大学暑期学校,并取得了“优秀营员”。同年,我在高三上学期的成绩稳定在前5名,因此成功申请到了清华冬令营,获得了A级的评定。
总结来看,在清华暑期学校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当时我选择了由日新书院举办的文科营。在七月未央之时前往河南安阳,并担任文科营(6)班宣传委员,详细记录了全国优秀学子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遗址、岳飞庙、曹操高陵的过程,并将所见所思发表在网络上。我还积极参与“三行诗”大赛,我的古体诗以“无言”为题,“鸿鹄素羽,鸴鸠艳翅。糠秕百家,出入千经。须问君多识?清风以相对”获得300余名学子的认可,荣获“三行诗”赛第二名。我在清华营中的优异表现得到了辅导员与同学的一致认可,获得“紫荆学员”的荣誉称号。
这个荣誉称号不仅肯定了我对文科的热爱和钻研,更是得到了清华招生办对我的肯定,帮助我在未来报考清华的强基计划中顺利入围,并靠着自己的努力通过校测,圆梦自己梦想中的学校。
清华夏令营考试经验及备考心得
01清华暑期学校考试经验
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清华暑校的考试经验:考试设计颇具挑战性,其难度甚至超过了新课标一卷的要求。对于来自综合改革区的学生而言,熟悉全国卷和北京卷的题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个人经验,我总结了几点应对考试的策略:
1️⃣发挥优势:“扬长”策略。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下,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快速获取分数,同时建立信心。不必在难题上耗费过多时间,因为时间成本与得分不成正比。
2️⃣语文考试技巧,选择题是关键,通过明确主语、缩句等方法快速理解题意,警惕常见的逻辑陷阱,如偷换概念或强加因果,以提高答题效率。
3️⃣英语考试策略,面对大量且难度较高的阅读材料时,采取“先看题后找答案”的方法,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词在文中定位信息,避免逐字阅读造成的低效。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提升,更在文化视野和个人能力方面得到了丰富和锻炼。希望我的分享能够为未来参加类似活动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启发。
02如何备考清华夏令营
获取特招政策的最新信息是备考中特别重要的一环,【自主选拔在线】公众号给予了我一手信息,让我及时了解清北的招生动态与要求,尤其对于强基考生来说是“信息差”的关键。建议同学家长们也可以关注。
我在华清园报名了暑校的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课程,非常值得推荐。在课上不仅可以接触到院校的一手考题,而且老师都是自主招生领域的名师,课程充实有效,使我在夏令营考试中得心应手。
在备考学习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门科目的一些学习技巧:
1️⃣首先我学到了语文学科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如确定主语,归纳文意,寻找段首句等;作文一定要看历年范文和写作思路大纲,以及常用论据!
2️⃣夏令营的数学学科基本包含了以下考点:如函数、解析几何、导数、数列和三角,在高考基础上做了竞赛拓展。
3️⃣历史学科的学习除了要归纳历年真题,在此基础上老师讲解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流变和晚清督抚制度的利弊,令我接触了很多之前的知识盲区;
4️⃣地理要融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对夏令营答题有很大的启示。
我将这些答题技巧灵活运用于考试之中,在紧张的时间里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水平,获得了较好的认定。最终荣获A的等级评价并在强基校测中取得11.76的高分,圆梦清华日新书院历史系强基。
对学弟学妹的祝福
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利用好网络上的平台,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经验,考进理想学府,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少年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