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备战有哪些经验借鉴?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今天带来王同学的真实经历:他高三数学竞赛失利后,迅速改变升学策略选择报考了北大强基;并通过参加北大冬令营、综合评价、港大多元卓越计划等活动同时争取升学机会,最后在不懈努力下高考695分上岸北大!他在学习竞赛和强基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分享?竞赛失利后如何快速调整规划节奏?有哪些经验值得考生家长借鉴?赶快来看!
推荐阅读: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备考经验分享汇总
我是一名数竞生,高一高二一直都在钻研竞赛,高三失利后我快速调整升学策略和学习规划,决定报考北大强基,并在高三的北大冬令营拿到了“优秀营员”。我同时也参与了其他院校的综合评价、港大多元卓越计划等,最后以695分上岸北大。
参与竞赛失利,我是如何快速调整的?
高中三年如白驹过隙,再回首,最让我感触的一点是自己的韧性,高一高二花了许多时间在竞赛上,高三因竞赛失利,回归综合时年级排名已经在300名以外,但我始终坚信,一年的时间足以完成逆袭。随着知识体系的补全,我冲到了年级前列,尽管期间排名也有过跌落,我告诉自己,尽人事,听天命。我只管尽自己的努力,为考试做好准备,最后无论考出怎样的成绩,都不会让我愧疚。
高三竞赛失利后,我认为首先要快速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综合多方考虑我选择报名了北大的强基计划。特招的作用就是给予你更多的升学机会帮你兜底,更是可以同时参与多种,所以我也同时报名了其他学校的综合评价和港大多元卓越计划,做多手准备以防万一。在高考前,我获得了香港大学多元卓越计划二十分的降分,这对我高考时保持稳定的心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确定目标后,一定要保证在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时候不能落下课内成绩,高考成绩永远是最重要的。
如何准备北大冬令营考核?
高中阶段学科压力虽然非常大,但还是建议积极参与各类高校活动,如果你已经有自己的目标院校,那么可以直接去参加该校的活动,如果还没有,就可以去参加一些有说服力的活动,比如清北的冬、夏令营。
高三寒假,我意外地获取了参加北大寒假学堂的名额,喜出望外的同时也为刚了解到的考核而担忧。尽管曾有过竞赛的经验,但在半年的综合学习后,我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熟练了。为了更有效和高效地备考,我便报名了华清园的集训课,在老师详细地讲解中,我找回了曾经竞赛中独有的感觉。
冬令营的考试难度通常会高于高考,需要提前准备。在我参加的那次冬令营中,物理、化学只比高考略难,但数学已经达到了高联一试的难度,如果没有提前准备的话,可能连一半的分都拿不到。我问了一下我认识的其他同学,他们也是同样的感受。因此,我建议提前选取往年的真题自己做,以求熟悉题型与题量,当然考察的知识点其实也是高中学过的,只是需要进一步的理解与运用,正合高校选拔人才的想法。所以大家不必太注重于学习超前的知识,而是应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上。这样,即使营内考试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对于高考也是有好处的。
最后我很荣幸的获得了“优秀营员”,为我在未来强基面试的时候提供了一些帮助,特别是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让我高三学习的目标更明确了。
如何备考北大强基校测?
强基校测的准备如果在出分以后才开始肯定是来不及的。在高考以后,稍微休息一两天就应该收心准备强基了,而清北强基的题目会比夏令营、冬令营的题更难,所以在这段时间中除自学外,也可以找一些强基的课程进行学习。
虽然感觉高考发挥不错,但高考结束后,我马上开始了强基培训课。每天的课程量有些大,但每堂课老师都是以真题为例题,讲解全面透彻,真的是干货满满。最后虽然因为省排名已达到统招线内而放弃了北大强基,但老师讲的内容及思考方法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学弟学妹的祝福
这是我的经验分享,希望为学弟学妹们的高三备考提供一些帮助!